夏乡播撒青春种,逸教点燃希望光——从“趣味课程”到“红色思政”,高校志愿力量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7月6日上午8:20,2025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逸师公益爱心课堂开班仪式在巫溪县徐家镇中心小学隆重举行。
参加此次开班仪式的有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大队辅导员谭燕老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辅导员赵建老师,“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全体志愿者以及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了开展本次爱心课堂的目的,指出服务队将提供“趣味历史”“科学实验室”“创意手工课”等精彩纷呈的趣味课程,同时推进课业辅导和特色思政班会课,准备了丰富的学习礼包和趣味互动环节,力求为小朋友们打造充实而欢乐的学习之旅。
随后,升国旗仪式庄严肃穆,国歌奏响时全场肃立,爱国情怀在晨光中升腾。小老师代表彭竹君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让知识成为命运的翅膀”一句话,指出服务队带来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是与乡村血脉相连的教育理念。强调服务队将开展“自然融入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还将通过“巫溪红色记忆”红色思政教育班会课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她表明:“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点燃希望”,鼓励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与志愿者交流生活中的烦恼和梦想。
接着,徐家小学的学生代表贺梦婷发言。从三年级时躲在角落的腼腆少女,到如今主动分享的五年级“小骨干”,连续参与多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后,她用“山外有天”形容参与活动后的视野蜕变,直言“哥哥姐姐们的到来,让我明白了山外有更广阔的天地”。
最后,廖尊位校长以“感谢、期盼、祝贺”三重寄语总结:感谢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长期以来的倾情帮扶,志愿服务团队成果丰硕,课堂规模从最初的一两个班发展到如今首次开设三个班,便是最有力的证明;期盼学子传承志愿者们“吃苦奉献”的实践精神;祝贺此次“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团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
图为徐家小学校长廖尊位在致辞 曾馨慧摄
当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儿童的手在开班仪式上紧紧相握,这一握,握住的是青春的温度,传递的是希望的火种。当高校资源下沉乡村课堂,当青年力量汇入教育洪流,那些播撒在夏乡的青春种子,终将破土而出,在希望之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记者:向思蔓
摄影:李梦珂、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