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医心向党践初心 红弋泾行担使命 —— 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为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发展,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日至5日深入宣城市泾县,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红色研学、访医访病、基层调研、健康普及”四项重点任务,将专业所学、红色教育与服务基层紧密结合,在泾县这片红色热土上镌刻下青春的印记。
红色研学:追寻红医足迹,感悟信仰力量
实践行程始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7月1日)。团队成员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学习历史,并与“00后”讲解员万物苏进行了深入交流。万物苏“用声音守护红色记忆”的执着,生动讲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责任。7月3日,团队探访云岭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成员们聆听新四军浴血奋战的故事,近距离观摩步枪、旧军装等革命文物,并在军部大会堂旧址重温烽火岁月,深刻感受“铁军精神”与红医先辈“以信仰为药,以生命护命”的崇高境界。
访医访病:聆听基层心声,强化使命担当
团队深入基层,对话医疗工作者与老兵,汲取精神养分。7月2日,在靠山村敬老院,抗美援朝老兵左金泉、越南战役炮兵梁爱平向队员们讲述了战火中“以生命守护生命”的感人故事。同日,团队与云岭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程小峰座谈。他勉励医学生扎根基层需“铭记历史、体察民情、坚守初心”,以红医精神指引未来道路。7月5日,团队还走访了非遗传承人郑国民、基层干部马骏、民宿创业者仇多敏等基层代表。他们身上“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品质,为队员们树立了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生动榜样。
基层调研:聚焦乡村脉动,献策振兴之路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团队多角度开展实地调研。7月3日,成员们分组深入云岭镇老街及周边村落,与居民、商户、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发放500余份问卷,广泛收集关于红色历史传承、乡村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民情民意。7月4日,团队走进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国民的油纸伞工坊,调研传统技艺的传承挑战与创新方向。随后实地考察查济古镇140余处明清古建筑,并通过居民访谈与游客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调研形成了涵盖基层医疗、非遗保护等多领域的详实报告,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健康普及:传递健康理念,守护百姓安康
发挥专业所长,团队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7月2日,在靠山村敬老院,队员们为100余位老人提供了血压测量等基础健康检查,并完善了老人的健康档案。学生党员杨露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进行了科普宣讲,发放了健康知识手册。团队还计划将“健康科普与文化推广相融合”的理念延续下去,探索“非遗+医疗文创”、“健康主题研学”等创新模式,推动健康知识在基层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与普及。
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四项行动为实践主线,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将专业知识外化于行。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是新的起点,未来将不断弘扬红医精神,精进专业技能,以青春之我守护人民健康,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医学生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人: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红色热土践初心,义诊服务暖民心
  • 苗乡筑安堤,拓印载乡情
  • 苗乡筑安堤,拓印载乡情
  • 2025年7月5日,怀化学院“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走进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社区。在绿荫环绕的校园里,志愿者们以精心设计的特色课
  • 07-07
  • 儿童如花蕾,纯真而脆弱
  • 儿童如花蕾,纯真而脆弱
  • 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怀化学院正积极行动。2025年7月4日,“微爱”青年志愿者团队奔赴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中心小学,启航
  • 07-07
  • 前沿AI智慧科普服务团开展普法下乡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