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童梦终章绘暖意 护航余韵续真情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2025 年 7 月 6 日,陡张小学的操场上早早传来了孩子们雀跃的喧闹声。这一天是合肥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童梦护航,关爱领航” 团队 “三下乡” 实践活动的收官之日。团队成员们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活动,传授防溺水知识、进行趣味物理实验和活力满满的体育活动,为这段难忘的支教时光画上圆满而充实的句号。

  上午 8 时 30 分,孩子们专注的目光开始聚集。考虑到夏季河流湖泊水量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志愿者以 “实景演练 + 案例教学” 开启首日课程:收集近年来真实溺水案例制作图文展板,从“湖泊暗流的危险”到“抽筋自救的黄金 45 秒”,用通俗语言拆解溺水预防要点。最震撼的是情景模拟环节:两名团队成员身着防水服扮演“溺水者”与“施救者”,演示如何用救生圈抛物线投掷、竹竿横向牵引等正确救援方式,同时指导孩子们练习仰漂姿势与“仰卧呼救法”。当四年级学生周雨阳成功用模拟救生圈套住 “落水者” 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安全教育在沉浸式体验中入脑入心。

  防溺水知识学习结束后,科学的奇妙气息悄然蔓延。团队成员拿出准备好的纸巾、水彩和杯子,神秘地说:“今天我们要搭建一座会变色的彩虹桥。” 随后,他们讲解了 “毛细” 现象的原理 —— 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让液体能在细小管道中上升,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牵引。随着实验的进行,当彩色的水沿着纸巾慢慢爬升,最终在桥梁顶端交汇成绚烂的色彩时,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小脸上写满了好奇。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分组操作实验器材,有的小心翼翼地调整纸巾的角度,有的专注地观察水位的变化,不时发出 “快看,红色爬到蓝色这里了” 的欢呼。不少学生还提出了 “如果用更粗的纸会不会爬得更快”“海水能不能做这个实验” 等新奇问题,团队成员耐心地解答疑问,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

  下午的篮球场化作欢乐海洋:团队成员组织的“趣味投篮赛”设置了“障碍运球”“背篓投球”等创意环节。三年级的张可茹踮脚投篮时,篮球在篮筐上颠了三下才落入网中,全班同学跟着篮球起落齐声数数;六年级男生自发组织的“三人篮球赛”中,团队成员刘鹏黎故意“放水”让学生抢断,换来孩子们得意的欢呼。当汗水浸透球衣、夕阳为操场镀上金边时,这场释放活力的体育派对,悄然将离别的伤感酿成了并肩奔跑的快乐记忆。

  夕阳西下,霞光为陡张小学的教学楼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当团队成员们宣布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却迟迟不肯离开,有的拉着一位成员的衣角问:“哥哥姐姐,你们明天还来吗?” 有的偷偷塞过来画着笑脸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谢谢你们”。而团队成员叶涵锐的日记里写着:“当孩子用小手给我别上纸花时,突然明白支教的意义不仅是授课,更是用青春温度焐热乡村童年。” 这场跨越城乡的相遇,让18名团队成员在许多双清澈眼眸中读懂了“责任”二字 —— 正如团队队长张程峰在总结会上所说:“我们播下的知识种子或许正在发芽,而孩子们回馈的纯真,早已在我们心底长成了森林。”

  最后一天丰富的课程安排安排,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也在趣味实验中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更在运动中增强了体质、收获了快乐。但这段时光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 团队成员们用真诚的陪伴,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孩子们用纯真的笑容,让大学生们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重量。离别的时刻,孩子们挥动着小手,主动拥抱我们的团队成员们,团队成员们眼中含着泪光,这段跨越城乡的情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支教活动本身。它像一粒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也扎根在团队成员们的记忆里,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青春与成长的纽带,而这份温暖与希望,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递、生根发芽。

作者:张程峰    来源:合肥大学“童梦护航,关爱领航”社会实践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七): 妙手铸锤,伴艾同行
  • 蝶舞蝉鸣,拓染盛夏沁趣时光
  • 蝶舞蝉鸣,拓染盛夏沁趣时光
  • 2025年7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此青绿”实践队走进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开展了“以虫为媒,书写青春答卷”
  • 07-07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