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常纺学子三下乡:画笔绘童趣 明眸映夕阳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2025年7月2日至3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银龄智援青年实践团走进常州牛塘镇竹园社区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十几名师生以“守护童真梦想,关爱银发明眸”为主题,通过儿童绘画课堂、老人护眼宣讲及眼镜清洗服务,为社区“一老一小”送去定制化关怀,用青春力量点亮夏日社区生活。
 
七彩画笔绘童心,课堂里的“成长魔法”
 
“姐姐,我想画一只会飞的鲸鱼,带着奶奶去看海!”在竹园社区活动中心的儿童活动室里,一位小朋友举着蜡笔,认真地向志愿者描述自己的想法。这是银龄智援青年实践团开设的“童梦画室”日常场景——每天上午9点至11点,志愿者们都会在这里带领十多名名中小学儿童开展绘画教学,从基础线条勾勒到主题创作,让孩子们在色彩世界里释放想象力。
 
团队结合纺织服装专业的审美教育优势,设计了“我的家乡”“未来服饰”“自然精灵”三个主题课程。志愿者们先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构思画面,再手把手教他们运用马克笔、拼贴等技法。除了绘画技巧教学,团队还特别设置“抗战80周年绘画”环节:让孩子们把想对祖国说的话画下来。描绘祖国的著名景象和大好山河,表达自己满满的爱国之情。
 
护眼服务暖夕阳,细节处的“贴心守护”
 
“年纪大了,看东西总模模糊糊,还以为是老花镜度数不够呢。”老人坐在服务台前,接过志愿者递来的洗干净的眼镜,戴上后连连说“清楚多了”。针对社区老人普遍存在的视力模糊、眼镜保养不当等问题,团队推出“明眸守护计划”。志愿者们先用专业仪器为老人检测视力、排查白内障等基础眼疾,再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洁眼镜,还手把手教老人正确佩戴、存放眼镜的方法。团队志愿者们则现场讲解“老年常见眼病预防”知识,提醒老人减少长时间看手机、定期检查视力的重要性。
 
“这副眼镜戴了五年,第一次这么干净!”一位老人摸着锃亮的镜片说。团队还发现,不少老人的眼镜腿松动、鼻托老化,特意准备了螺丝刀、防滑套等工具,为多副眼镜进行简单维修。同时志愿者们还教老人如何从饮食、做眼保健操等小方法切实地为老人们保护视力。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夏日推荐泡一点枸杞菊花茶,降暑的同时护眼,起到明目的作用。胡萝卜的油脂可以保护眼睛,可以日常饮食时留意等等。
 
双向奔赴的温暖,实践中的“青春成长”
 
实践里,志愿者们不仅收获了感谢,更在付出中读懂了责任。团队还在活动最后一天举办了“童心画语·银发明眸”成果展,展出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同时设置护眼知识演讲,邀请参与活动的老人和孩子共同聆听。老人看着孩子们画的《我的爷爷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来了之后,社区里笑声都多了,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
 
活动收官时,一面旗上写着“画笔绘暖童心梦,巧手擦亮夕阳红”。一位志愿者说:“我们带走的不仅是老人的笑容和孩子的画作,更明白了‘三下乡’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过程。”
 
据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介绍,学校已连续组织“三下乡”活动,今年重点聚焦社区“一老一小”需求,鼓励师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精准服务。“让青年在实践中读懂社会,用所学回馈社会,这正是‘三下乡’的意义所在。”
 
夕阳西下时,社区广场上仍有孩子追着志愿者问“明年还来吗”,老人则念叨着“下次教我们画牡丹好不好”。这场跨越代际的陪伴,如同夏日里的一阵清风,既吹亮了孩子的画笔,也擦亮了老人的明眸,更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温暖的印记。
                                 通讯员:巫可欣
 
作者:巫可欣    来源: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峡江星火”团队:体医融合护航孤独症儿童康复路
  •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启动出征
  • 常纺学子三下乡:画笔绘童趣 明眸映夕阳
  • 以泥为媒!“艺”心志愿者新田村解锁童趣陶艺课
  • “红”扬文化,“数”说振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调研古丈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