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盛夏热浪蒸腾。7月2日至9日,华中农业大学一支由四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深入喻春辉生态农场,将专业学识的根系扎进现代农业的沃土。从高效蛋鸡养殖到特色水果种植,一场以科技为犁、以实践为种的“三下乡”之旅,在汗水与求知中蓬勃生长。
探秘现代养鸡:科技赋能,小鸡蛋承载大产业 实践首站直指农场核心:现代化蛋鸡养殖厂。在占地400亩的广阔空间内,功能分区清晰,科技元素无处不在。团队成员在负责人引导下,深入调研这座存栏约2万羽蛋鸡、日产蛋量达1.6万枚的“鸡蛋工厂”。高达90%的绿壳蛋鸡占比,成为农场特色与市场竞争力的鲜明注脚。
鸡苗是产业的源头。在恒温恒湿的育雏室,学生们见证了生命初期的精密呵护:温度严格控制在25°C-29°C区间,特殊配方的开食饲料保障营养,科学严谨的疫苗接种计划,如新城疫、禽流感防控,为鸡苗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转入成鸡舍,阶梯式笼养模式有效利用空间,纵向通风系统与湿帘降温技术协同运作,在炎炎夏日为鸡群营造出稳定舒适的小环境。自动化设备贯穿蛋品收集、清洁、分级与包装流程,一条高效运转的流水线将新鲜鸡蛋源源不断送入市场,彰显现代养殖的标准化与高效率。
挑战酷暑棚栽:智慧耕耘,车厘子蕴藏高价值 7月4日,实践迎来极具挑战的一课,深入高温车厘子大棚。室外体感温度已飙至42度,棚内热浪更是迫近45度。在喻春辉老师带领下,学生们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经营者所需付出的艰辛汗水。
喻老师如数家珍般揭开反季种植的奥秘:精心调控让车厘子树冬季开花,实现春季收获,瞄准市场空档期,其价值可高达百元每斤。更蕴含着市场博弈的智慧:“今年某种水果热销,明年就需警惕供给过剩,主动减产或转向其他品种是应对之道。”学生们观察到,每棵果树上都巧妙绑缚着绳子——这是关键的“拉枝”技术,通过将向上猛长的顶枝拉下,迫使营养分配转向花芽与果实,避免果树徒长成“材”。树干上涂抹的洁白保护层,则是防治流胶病、守护果树健康的重要屏障。这些细节凝聚着农人的巧思与科技的力量。
多元实践拓展: 实践周内,团队足迹遍布农场多元业态。我们进入桃子梨子等水果种植区,学生们学习水果栽培管理要点,品尝了甜美可口的梨子;幼鸡鸡舍中,关注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细化照料;鸭舍的探访则丰富了大家对农场生态循环与多元化经营的认知,我们站在烈日下,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鸭子们欢声笑语。每一次观察与交流,都在拓宽着学子们对现代农业立体图景的理解。
青春为犁深耕沃土,智慧兴农矢志同行 一周躬身实践,华中农大学子在喻春辉生态农场这片热土上,深刻触摸到现代农业跳动的科技脉搏与蕴含的辛勤付出。从育雏室的精准环控到车厘子大棚的匠心管理,从自动化蛋品流水线到顺应市场的种植策略,书本理论在田野车间找到了最生动的注脚。
当年轻的目光与土地的温度相融,新农人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喻春辉农场里的点滴收获,已化为学子心中科技兴农的星火。他们带着泥土的馈赠与农人的期许踏上归途,脚步却更深地迈向未来——以青春智慧耕耘大地,以创新之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浪潮奔涌不息。强农报国之路,正在一代代学子的接续奋斗中铺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