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实践队队员把御景湾小区红帆驿站变成了传统文化小课堂。
“扭秧歌时,步伐要跟着鼓点走……”活动伊始,两名队员身着彩衣,敲响锣鼓,把海阳大秧歌“搬”到了孩子们眼前。表演结束后,实践队员趁热打铁,向孩子们介绍秧歌的文化内涵:“小朋友们知道吗?海阳大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是我们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海阳大秧歌的起源到文化寓意,孩子和家长们惊叹连连,纷纷表示他们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老一辈爱看的秧歌里藏着这么多值得骄傲的故事。
图为两位实践队员在为小朋友们表演海阳大秧歌。沈振红 摄 随后的面塑制作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实践队员们齐上阵,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面塑鹦鹉。“先把红白面团糅在一起,搓出身体,捏两个蓝翅膀,别忘了黄色的尖尖的嘴巴,再用黑色黏土点上眼睛,鹦鹉就‘活’啦!”在指导下,一只又一只色彩斑斓的面塑鹦鹉诞生。
图为小朋友与亲手制作的面塑鹦鹉合照。马鲲媛 摄
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作品与队员们合影,相机定格成果,也定格下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画面,正如红帆驿站的工作人员所说:“年轻人把老手艺变得好玩,孩子喜欢,传统文化就接上了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