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医精神在泾县的传承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泾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基层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怀着对红医精神的崇高敬意,走访了多位扎根基层的先进典型,从不同维度探寻了青年人才服务乡村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泾县油布伞非遗传承基地,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国民向团队展示了这项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工艺。郑师傅一边演示制作工序,一边讲述自己的坚守故事:"从选竹到成品,一把油布伞需要经过时间来精心制作。虽然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找到传承的新路子。"作为老党员,郑国民特别寄语医学生:"医疗服务是最直接的民生工程,希望你们把专业知识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在基层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团队随后采访了大学生村官马骏。这位90后基层干部分享了自己从城市回到农村的心路历程:"刚来时确实有落差,但当我走进村民家中,看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就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马骏总结出"三心工作法":用耐心倾听民声,用细心发现问题,用真心解决问题。他特别强调:"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在云岭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程小峰动情地讲述了红医精神在当地医疗实践中的传承。"当年新四军医疗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救治伤员,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程医生带领团队参观了卫生院红色文化长廊,详细介绍了"五个一"服务标准: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次详细检查、一份明白医嘱。
        民宿创业者仇多敏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她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创办"好再来"民俗村,不仅带动了20多位村民就业,还成为宣传泾县文化的窗口。"我想证明,年轻人回乡发展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仇多敏说。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受启发。副队长表示:"我们将把这些基层先锋的经验带回学校,在专业学习中融入服务意识,为将来投身基层医疗做好准备。"团队计划建立"红医精神宣讲团",在校园内传播这些感人故事。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暑期“三下乡”】滁州学院赴滁州市博物馆文化文化探索实践小队
  • 静默的致敬——红岩纪念馆迎来消防卫士与青春方阵
  • 曲园学子三下乡:医院探老传温情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