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中医药大学:本草青春行,康养入乡情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览范公遗风,探古村文脉
实践团首站抵达广德市柏垫镇刘福桥村大刘村,这里曾是范仲淹及其后人居所,如今一座徽派明清古宅被改造成范仲淹纪念馆。踏入馆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刻于门墙。展馆占地约260平,分上下两层。一楼中堂以四大主题单元,通过泛黄史料与典籍,生动展现范仲淹在广德的兴学重教、清廉治政事迹,队员们深受其“先忧后乐”精神触动。左右厢房的茶室与放映厅,融入徽派元素,生机盎然。二楼是多功能文化艺术交流厅,未来将承载丰富活动。随后,实践团来到琳塘进士故里。琳塘村自宋代科举文化兴盛,明清出17位进士举人。村内《琳塘古村格局手绘图》标注着诸多文化遗迹,陈氏家训文化影响深远。进士坊与古宅相映,科举文物、私塾旧址诉说着“耕读传家”传统,队员们穿行其间,深切感受当地深厚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范仲淹纪念馆内进行书法展示。雷苏怡 供图
寻红色印记,承红魂笃行
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实践团一行先后前往皖南英烈山纪念馆、月克冲纪念馆、红军独立团纪念馆调研学习。独树,这片充满革命热血的土地,是皖南红军独立团的诞生摇篮。1930年,王金林在此发动分粮斗争,点燃了广德农民武装起义的星火,同年10月“皖南红军独立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共广德县委拥有了首支革命武装,与反动派的激烈斗争就此展开。2016年,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独树社区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建成此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馆内,详实图文与珍贵文物交织,生动重现往昔峥嵘岁月。队员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深切感受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期间,观看的红色影片让历史场景鲜活再现,党员同志们更在精神洗礼下重温誓词,坚定理想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红色独立团纪念馆内重温党的重大变革事件。雷苏怡 供图
闯菌茶秘境,悟产业新章
此外,实践团也实地调研杨滩镇的产业特色基地。香菇科技馆坐落于九房村,示范园占地约49亩,涵盖馆体、车间、大棚等多元模块。馆内,实时数字监测信息屏、产业介绍长廊等布局有序,形态各异的香菇模型从常见到珍稀品类应有尽有,队员们借此对香菇外观有了直观认知。沿产业长廊漫步,他们了解到杨滩镇种植香菇的悠久历史,也见证了科技在菌种选育、栽培管理等环节的关键赋能。而位于中国最美茶村五合村的五合茶叶博览馆,更是此次行程的重头戏。五合村有着1700多年种茶史,茶叶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遗,还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馆内分两层,一楼茶文化展区呈现中国与五合茶文化及茶叶展示;二楼茶美学厅设茶修空间等。队员们在此了解五合茶历史与种类,还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泡茶,品味其“叶肥芽壮,味厚香郁”的独特韵味,纷纷感慨茶叶学问之深。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五合茶叶博览馆尝试泡茶。雷苏怡 供图
康养传温情,颐爱养老行
活动的最后一站,实践团走进誓节镇养老院,践行尊老敬老美德,弘扬中医药文化。活动现场,“杏林本草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发挥专业优势,为老人带来中医养生知识分享和传统养生功法展示。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穴位养生要点,还为有需求的老人进行推拿按摩,让老人切实感受中医理疗的魅力。同时,队员们精心准备了香囊送给老人,传递关怀。在访谈环节,实践团成员与养老院老人及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老人生活与健康需求,探讨全周期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探究山水竹乡康养名城的智慧养老模式。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民宿,与老板和居民亲切交谈。民宿老板热情介绍此地特色: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独具韵味的民俗文化、贴心的养老服务设施。居民们也分享自己生活的经历。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讲解养生穴位。雷苏怡 供图
从范仲淹纪念馆的文脉传承,到红色场馆的精神洗礼,再到养老院与民宿的康养实践,实践团实地见证了广德从历史积淀中起步、在文化传承中发展、于康养融合中崛起的历程。团队负责人感慨道,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医药青年,要以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健康中国贡献本草青春力量。”(通讯员 茅敏琪 )
 
作者:茅敏琪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寻非遗魅力,传承文化薪火——西安工大寻迹华州遇践光影实践队
  • 安徽中医药大学:本草青春行,康养入乡情
  • 三下乡进行时:聚焦鱼类生态调研,守护新疆渔业发展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