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赤水河畔忆峥嵘,红色旧址寻初心——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乡村振兴实践队在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值此纪念四渡赤水战役胜利9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7月10日上午,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领航”党建工作室赴古蔺“四渡赤水,健康乡行”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看战旗飘扬,忆烽烟往事;承百年初心,开时代新局。

  ▲图为实践队员在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雨织千丝凝铁骨,雾笼万影铸丹心

  青灰色的石质雕像在雨雾中尽显沉凝肃穆,数十尊雕像错落分布,高度还原了红军战士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英勇身姿。有的弓着腰紧攥步枪,枪托在湿漉漉的基座上泛着冷峻光芒,呈现出战士们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战斗的紧张状态;有的侧身呼喊,面部肌肉紧绷,嘴巴微张,仿佛那句“跟上队伍”冲破雨幕,在陈列馆上空回响。雨丝飘落,轻抚队员们的发梢,也悄然落在雕像肩头,新老两代人的面孔跨越时空,实现了一场无声的精神对话。

  ▲图为队员们正在听讲解员讲解“四渡赤水”的意义

声东击西巧机动,出奇制胜任纵横

  迈入展厅,动态沙盘上红蓝箭头交错穿梭,生动再现“四渡”奇谋。“一渡赤水,红军佯攻贵阳却西渡避锋,如游龙入川南,跳出重围;二渡赤水,趁敌不备回师东进,娄山关大捷惊破敌胆,正是‘声东击西’的妙笔。”讲解员指向沙盘上的转折点,“三渡赤水,红军再入川南,佯装北渡长江,引得敌军主力云集;待敌布防刚定,四渡赤水随即上演,红军趁夜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蒋介石急调滇军驰援,红军却借此从容入滇——这般‘出奇制胜’,堪称用兵如神。”队员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不禁感叹“战争指挥的最高艺术就是指挥敌人,四渡赤水确为毛主席的得意之笔!”昔日红军以创新智慧冲破常规战术枷锁;当代青年更应破定式以开新域,砺坚心而铸鸿章。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认真观看展馆中的文物

丹心映刀化危局,血魄凝锋转乾坤

  “河风凛冽如刀,衣单腹空,然前路虽险,军心愈坚”。厅内的油画前,队员们驻足凝视。画面中,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在饥寒交迫中坚守阵地的场景,让大家的思绪被拉回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正是凭借"信念如磐破绝境,铁纪淬火铸军魂"的精神,红军在装备匮乏、环境险恶、敌军围追堵截的多重困境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攻坚克难,以严明的纪律自我约束,于绝境中开辟生路、扭转战局,这一幕幕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未来,青年学子将继续发扬长征精神,铸志若铁破困局,赤诚作帆渡逆流,切实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清正廉洁的过硬作风,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体验展馆中的模型

  红脉铸魂领航向,产业织锦富山乡;治策凝智强筋骨,赓续星火聚民心。过去红飘带穿过的深谷险滩,今朝已是物阜民丰的安居人家;曾浸透硝烟的赤水河道,此刻正托举万吨酒香通江达海。昔时红军,凭奇策破重围,以少胜多惊天地;今日青年,借精神开新局,以志立业振山河。
 

通讯员 | 张滢
撰文 | 邓勤晴
图片 | 熊云香 钟海欣 阳乐乐
一审 |王言言李欣欣 张滢 祝思瑶
二审 | 曾堰
三审 | 茹岚

作者:张滢    来源: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领航”党建工作室赴古蔺“四渡赤水,健康乡行”乡村振兴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学院义旅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的暑期爱心课堂
  • 07-11
  • 实验室里验成分,盛粥碗里见真情
  • 实验室里验成分,盛粥碗里见真情
  • 7月3日早上8点,青耕良西—绿践创行“三下乡”服务队开发了一种由良乡西村产出的谷物而做成的五色营养粥,为了能够让营养粥能够符合现
  • 07-11
  • 十堰市丹江口石鼓镇:"三生共育"助力乡村教育 医学生用专业点亮童心
  • 在泥土芬芳中成长:记一次难忘的“三下乡”之旅
  • 合工大学子探访无为乡村振兴样本:红绿赋能融合,多元路径兴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