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语润乡兴满文市,青春推普谱新章 ——湖南一师学子深入浏阳文家市镇开展推普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七月骄阳似火,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广场上,“光辉起点”红旗雕塑熠熠生辉。7月1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田野青春,语润乡兴”社会实践团的年轻身影活跃于此,更穿梭于街头巷尾,以热情与专业为这座小镇注入推广普通话的青春动能。
(实践团在秋收起义纪念馆开展推普活动 戴张凯摄)
        “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团队成员热情的口号划破长空,引来往来市民驻足。团队成员手持精心设计的推普宣传手册,热情洋溢地向围观的乡亲们宣讲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意义。手册图文并茂,要点清晰,乡亲们三五成群,饶有兴致地翻阅讨论。年轻学子们青春洋溢的面庞、真诚恳切的话语,迅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实践团成员薛晴在向市民展示推普宣传手册 刘迪嘉摄)
        调研环节紧随其后。队员们深入走访,发放方言传承问卷。当面对年长或不识字的老人,他们便俯身贴近,耐心地将问卷内容逐一道来。“现在的年轻小伙小妹,有干劲!”队员们细致踏实的态度,赢得了文家市市民由衷的称赞和竖起的大拇指。

(团队成员在文家市大街小巷宣讲普通话知识 唐振梁摄)
        深入调研揭示语言生态。团队发现,文家市语言生态呈现鲜明代际特征:中老年人第一母语多为承载古楚音特色的浏阳方言(受赣方言影响显著),而年轻人则普遍以普通话为第一母语。不少老人感慨:“年轻人讲的方言,和我们老辈的调调已经不一样喽。”这份承载历史韵味的方言特色,正悄然流逝。更现实的挑战在于,部分中老年人习惯方言交流,对学习普通话存在“意义不大”的认知误区,成为当地推普工作亟待破解的难点。
(实践团成员戴张凯在调研当地语言情况 刘迪嘉摄)
        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于乡野间播撒文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将课堂所学化作服务社会的行动。他们走街串巷的身影,是青春最生动的注脚;他们耐心宣讲的声音,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最真挚的呼唤。当“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信念在文家市的阳光下一遍遍回响,这不仅是语言规范的传递,更是新时代青年以知识反哺乡土、用担当服务家国的赤诚宣言。这股汇聚田野的青春力量,正润物无声,为筑牢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基石,贡献着澎湃不息的前行动力。
作者:戴张凯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田野青春,语润乡兴”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学院义旅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的暑期爱心课堂
  • 07-11
  • 实验室里验成分,盛粥碗里见真情
  • 实验室里验成分,盛粥碗里见真情
  • 7月3日早上8点,青耕良西—绿践创行“三下乡”服务队开发了一种由良乡西村产出的谷物而做成的五色营养粥,为了能够让营养粥能够符合现
  • 07-11
  • 十堰市丹江口石鼓镇:"三生共育"助力乡村教育 医学生用专业点亮童心
  • 在泥土芬芳中成长:记一次难忘的“三下乡”之旅
  • 合工大学子探访无为乡村振兴样本:红绿赋能融合,多元路径兴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