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镜头捕温情 服务暖乡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绘就三下乡温暖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来到鱼苗村居委会,以 “影像记录+贴心服务” 为载体,在乡野间勾勒出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一、乡野互动:定格“会说话”的温暖
葱郁草木间,橙红志愿服格外鲜亮。志愿者半弯腰小心调整话筒角度;老人手持“乡村振兴”道具牌,眼角笑纹盛满阳光——这是团队“影像访谈”的日常。

志愿者们不仅用相机定格笑容,更通过对话打捞乡村故事:从春耕汗滴到晚霞闲谈,从旧农具的岁月斑驳到新政策的希望脉动…… 每段录音、每张照片,都将平凡日常凝练成“能呼吸的温暖”。
二、细节服务:让关怀触手可及
“婆婆,您的短头发好清爽!”志愿者拿着梳子,为老人梳理发丝时,目光不时扫过对方表情。镜子递出瞬间,老人摸了摸鬓角:“比年轻时的辫子还精神!”
从整理鬓发到搀扶起身,这些“微服务”串联起代际对话。志愿者指尖的温度、老人攥紧的手掌,让“温暖”不再是概念,而是具象的关怀。

三、双向奔赴:在实践中读懂“振兴”
团队突破“单一记录”模式,将 “影像留存”与“服务落地” 深度融合:镜头捕捉乡村烟火,服务回应民生细微。
志愿者坦言,为老人理发时,从对方攥手的力度里读懂信任;拍摄时,从老人整理衣角的动作中看见期待。这种双向情感流动,让“三下乡”成为“青春成长课” —— 既为乡村存档幸福,也让志愿者扎根基层,真正触摸“振兴”的温度。
暮色中,橙红志愿服隐入乡野,但相机里的笑容、服务后的满足,仍在延续温暖。重城学子以镜头为眼、服务为手,在乡村振兴画卷上,写下“青春有为”的注脚,让“幸福影像”不止存于相册,更长留心间。
 
编辑:秦爽 罗婷
供图:冯爽 郑勇
作者:秦爽    来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学院义旅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的暑期爱心课堂
  • 07-11
  • 实验室里验成分,盛粥碗里见真情
  • 实验室里验成分,盛粥碗里见真情
  • 7月3日早上8点,青耕良西—绿践创行“三下乡”服务队开发了一种由良乡西村产出的谷物而做成的五色营养粥,为了能够让营养粥能够符合现
  • 07-11
  • 十堰市丹江口石鼓镇:"三生共育"助力乡村教育 医学生用专业点亮童心
  • 在泥土芬芳中成长:记一次难忘的“三下乡”之旅
  • 合工大学子探访无为乡村振兴样本:红绿赋能融合,多元路径兴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