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让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理念。7月10日,“天空青年”童心筑梦志愿服务团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在圣泉街道大官桥社区开展民族教育、环保课堂,聚焦社区空间阵地,将民族大团结意识、绿色中国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在三河村知行合一,送影下乡、普法入户、卫生进院、慰问到家,走入基层,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生活情况,携老幼同行,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紧抱“石榴籽”,共育民族情——民族团结教育进社区 7月10日上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化社区儿童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理解,把关爱群体放大到全民族,“天空青年”志愿服务团结合江津段成渝古道民族文化,开展“服饰里的中国,节日里的传承”活动。活动中,主讲人以成渝古道上各民族交融共生的商品交换、技艺交流等历史印记作为切入点,引发社区儿童深入思考个人与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课堂以启发式教学,涵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三大板块,志愿者通过引导儿童绘画民族服饰、制作端午香囊,把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用具体符号让理论知识落地有声。“天空青年”将正确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培养从娃娃抓起,为共同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贡献青春力量。
宣讲“绿”理念,共建美家园——环保课堂与实践同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志愿服务团把关爱进行到底,积极组织环保宣传,共建绿色家园,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在社区粘贴标语、开展环保课堂,让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志愿者通过视频、图片向社区儿童展示垃圾危害,利用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垃圾桶模型,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引导社区儿童将垃圾分类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实践。同时,团队另一分队,响应乡风文明建设号召,走入农户,奔赴乡村振兴一线,有条不紊地锄地除草、清扫院落、垃圾分类宣讲等,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基层力量。
情暖“朝夕”间,关爱零距离——用真心托起“一老一小” “村里的老人一辈子也没拍过几张照片,我想给他们拍张照,给他们带来一些热闹和温暖。”团队成员刁学晨发起倡议。一大早,在村书记的支持下,小分队扛起设备深入三河村,“奶奶,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我们来给您免费拍照的”,一句“大学生”就能让老一辈的人,放下所有的戒备。从不好意思面对镜头到一起幸福合影,再到邀请进家里头坐坐,村里的老人们逐渐享受起这份热闹。据了解,三河村共计1279户人家,户籍人口3102人,这些留村老人,大多是因为子女进城务工,跟不上现代化发展而留下的守村人,他们比邻而居,相互照顾。村委会工作人员时常关照、走访,对他们拥有全面动态的了解。下午,志愿服务团了解到该村存在一个因病致贫困难户、一个困难党员家庭,决定实地走访,团队志愿者为其带来油、米、洗洁精等基本生活物资,与老人们拉家常,嘘寒问暖,给同样留守的孙子孙女讲解防水、防火等安全注意事项。此次走访送去的不仅是物质关心,也是精神关怀,更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
从社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民族教育到环保实践,从定格守村老人笑容到关爱困难家庭,“天空青年”童心筑梦志愿服务团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责任,用真情传递关爱,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倾听心声中,解决难题,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加磅礴的青春动能!
供图:刁学晨、易涵
撰稿:白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