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涪韵探鲜”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开启了为期八天的乡村振兴实地考察之旅。此次活动以当地乡村集体榨菜工厂为考察核心,旨在深入探究传统手工技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如何为榨菜产业赋能,推动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听手工榨菜厂生产负责人华老师讲解生产线程文雨供图
二渡村作为“世界榨菜第一村”,其手工榨菜厂依托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产模式。实践团成员在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外联干事练老师的带领下,与榨菜工厂生产负责人华老师展开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工厂的生产流程、运营模式、工艺传承及创新发展情况。
进入工厂,浓郁的香味便扑面而来。生产车间内,崭新的机器有序分布,严格按照运输、清洗、二道清洁、切片、分装、腌制、拌料、包装、杀毒等工序高效运转。其中,腌制环节堪称决定榨菜品质与味道的关键,切片后的榨菜头会被分装至各个腌制池,通过独特技术进行长时间腌制,部分甚至需二次腌制,以确保品质合格,这也是二渡村手工榨菜风味独特、口感出众的重要原因。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腌制池董雯倩供图
华老师为实践团成员介绍道:“我们坚持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就是为了保留涪陵榨菜最纯正的味道”,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团队成员了解到,在拌料区,工厂始终坚持秘制配方,购置最新鲜的辣椒、花椒等调料,手工凿成调料粉,激发调料最原始的香味。多种手工调料粉按照严格的比例与研制好的榨菜半成品进行充分混合,麻辣、香辣等不同香味令最终的成品榨菜垂涎欲滴,最终收获高品质的涪陵手工榨菜,实践团成员纷纷赞不绝口。这种严谨的制作态度和高效的响应机制,保证了原材料的高品质,也为手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为二渡村手工工场作坊的拌料机卢燕灵供图
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二渡村在传承手工技艺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科技元素,实现了与现代产业技术的接轨,推动榨菜品质不断提升。而二渡村“一产奠基、二产推动、三产创新”的全链条发展模式,更是其手工榨菜畅销全国的重要支撑,让“世界榨菜之乡”的美味走向更多消费者。
从二渡村手工榨菜产业的发展轨迹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门技艺的传承与革新,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生动缩影。当手工的温度与科技的精度相遇,当全链条的产业思维激活地方特色资源,小小的榨菜便能成为撬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支点,为更多乡村探索特色振兴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本次考察活动,也为“涪韵探鲜”社会实践团对榨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增加了更强的驱动力。据悉,实践团后期将继续围绕涪陵榨菜展开深度调研,探索小小青菜头带动乡村振兴的背后奥秘。

图为华厂长、团委老师和实践团的合照程文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