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耘灌野助振兴,桂工学子用实践书写乡村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桂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7月15日讯】(通讯员:邓苗) 作者:邓苗  刘艳  吴奇缘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承红色基因,7月11日至13日,桂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耘灌野,沃土兴新”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永福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首先聚焦永福村特色产业发展,深入雪梨加工厂,实地考察雪梨的加工流程、产业规模以及市场销路。随后,团队来到永福村村委会,与村干部展开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团队成员在会议室为当地小朋友分发画纸,以画笔为桥梁,与孩子们建立起沟通的纽带。此外,实践团还主动帮助村民采摘李子。为传承红色精神,团队成员前往新圩阻击战纪念馆,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聆听英雄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在实践中感受乡村发展的脉搏,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产业调研:解码特色经济的振兴密码

         走进永福村雪梨加工厂,机器运转的嗡鸣与雪梨的清甜交织成独特的旋律。实践团成员们沿着加工流水线缓缓前行,从新鲜雪梨的清洗、分拣,到深加工成罐头、果干的标准化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被仔细记录。团队成员一边询问年产值、就业带动等数据,一边用镜头记录生产线细节,盘算着如何用专业知识为产业数字化升级出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永富村雪梨加工厂,了解雪梨加工产业发展情况。徐玉婷 供图
         产业振兴的密码不仅藏在车间里,更写在田间地头。在与村民的闲聊中,实践团得知李子是村里另一项重要经济作物。“今年雨水好,李子结得密,就是人手不够摘不过来。” 一位村民的话刚落,队员们便挽起袖子走进果园。翠绿的枝叶间,饱满的李子压弯了枝头,大家小心翼翼地将果实放进竹篮,汗水浸湿衣衫也顾不上擦。傍晚时分,装满李子的筐子被合力抬上运输车。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协助当地村民采摘已然成熟的李子。徐玉婷 供图


                                                  图为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齐心协力,将采摘好的李子抬上了运输车。 李莹兰 供图

乡村互动:用真诚架起连心桥

         永福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 “座谈会” 温暖开场。没有严肃的议程,只有孩子们期待的眼神 —— 实践团成员正挨个分发画纸和彩笔。“你们心中的家乡是什么颜色的?” 这个问题抛出后,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成了最动听的回应。“老师,您看我画的雪梨树!”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画纸跑过来,队员刘艳立刻蹲下身,和她一起给树叶添上更鲜亮的绿色。三个小时里,会议室成了艺术工坊,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彩笔下绽放,队员们则成了倾听者和陪伴者。合影时,几十张笑脸挤在镜头前,举起的画作里,藏着永福村最鲜活的未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辅导永富村小朋友,两人共同用画笔描绘美丽村庄。李莹兰 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与社会实践团成员一同合影留念,并向镜头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李莹兰 供图

红色传承:让初心照亮振兴路

      “1934 年 11 月,这里打响了新圩阻击战,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 在新圩阻击战纪念馆,讲解员的声音带着大家穿越回烽火岁月。玻璃展柜里的旧步枪、泛黄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水壶,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坚守。队员们站在战役地图前,看着标注着 “牺牲” 的红色标记,久久沉默。“当年战士们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今天我们更该为乡村振兴拼尽全力。” 实践团带队老师的话让大家深受触动。从纪念馆出来,夕阳为永福村镀上金边,队员们忽然读懂了这片土地的厚重 —— 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泥土,滋养着乡村振兴的根系。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新圩阻击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李莹兰 供图
        青耘灌野,耕耘的是希望;沃土兴新,兴起的是未来。这场青春与乡村的相遇,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场接力 —— 接过革命先辈的接力棒,扛起乡村振兴的青年担当,桂工学子正用热血与实干,在祖国的大地上续写新的华章。

                       图为桂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耘灌野,沃土兴新”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永福村的合影。XXX 供图
 
作者:邓苗、刘艳、吴奇缘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春聚力辽东行!这场实践活动藏着振兴密码
  • 非遗衍纸、扭扭棒、竹编画课程激活“中国黄桃小镇”的乡土基因
  • 青春暖银龄,长沙幼师高专“艺青年”三下乡为炎陵老人绘就“文艺夕阳红”
  • 青耘灌野助振兴,桂工学子用实践书写乡村答卷
  • 寻迹公社记忆,解码稻田新梦
  • 寻迹公社记忆,解码稻田新梦
  • 2025 年 7 月 3 日,巢湖学院相关调研团在马河村葡萄观光长廊调研,响应智慧农业政策。​
    成员在村领导陪同下,观察智慧农业技术
  • 07-14
  • 寻访葡萄长廊,探索发展新途
  • 寻访葡萄长廊,探索发展新途
  • 为响应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政策,了解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2025 年 7 月 3 日,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在安
  • 07-14
  • 温情辅导伴成长,安全知识护童心
  • 温情辅导伴成长,安全知识护童心
  • 7 月 6 日,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深入岗岭社区,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开展实践活动。​
    成员化身 “小老师” 辅导
  • 07-1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