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红色艺术之旅实践队走进凤阳县文化馆,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密码。
走进场馆,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领略凤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明文化发祥地,这里不仅孕育了“帝王之乡”的传奇,更因“大包干”改革闻名于世,享有“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等美誉。而凤阳民歌、凤阳花鼓、凤阳凤画等非遗项目,正是这片土地文化积淀的生动写照。
据讲解员介绍,凤阳现有2项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与凤阳民歌,以及5项省级非遗,涵盖花鼓戏、凤画、唢呐等艺术形式。其中,凤阳花鼓自改革开放后频繁亮相国内外重大文化活动;凤阳民歌早在20世纪初就登上唱片,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珍贵财富。
在非遗展区,杈拉机、老鼓槌等老物件静静陈列,诉说着往昔岁月。“以前花鼓是讨生活的工具,现在成了咱凤阳的文化名片。”讲解员的话,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非遗的时代变迁。
实践队员们还亲手触摸鼓面纹路,跟随传承人学习花鼓技艺,在一招一式中领悟到: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扎根生活、不断生长的文化血脉。这场探访,不仅让青年学子领略到非遗魅力,更点燃了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