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上午,古丈县民族中学教室,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教学组成员邹烨,正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相似三角形判定课。
课堂伊始,邹烨以校园里的三角形宣传栏和缩小版模型为例,引导同学们观察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特征,自然导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瞬间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她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定义法、平行法等判定方法,通过对比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基础认知。
“三边成比例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重要方法,大家看这两组数据……”邹烨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三角形,标注边长并演示比例计算,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建筑图纸实例,让抽象的定理变得可触可感。她特意选取了与当地吊脚楼三角形结构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通过边长比例判断结构相似性,既贴合生活又强化应用。
练习环节中,邹烨设计了梯度化习题,从基础比例计算到综合应用题,逐步提升难度。她穿梭在课桌间,对眉头紧锁的学生轻声点拨,对积极展示解题过程的同学及时点赞,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课程最后,邹烨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本节课重点,强调三边成比例判定定理的“边边边”核心逻辑,并布置了结合家乡建筑测量的实践作业。“原来数学能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此次授课不仅让同学们扎实掌握了相似三角形判定知识,更让“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支教力量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鲜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