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学子三下乡:"数映红途" 团队的会溪村实践记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2025年7月14日,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在古丈县的山间投下斑驳光影。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时发出细碎声响,队员们攥着调研问卷的手心不约而同地微微发热——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团委书记和潘超红、刘林杰两位领队老师的共同带领下深入会溪村。车窗外掠过成片的茶园,墨绿色的枝叶间还挂着晨露,远处吊脚楼的飞檐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像一幅水墨未干的画。有人举着手机连拍,想把这景致收入实践报告的配图;有人已经在笔记本上勾勒起村寨轮廓,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团队里弥漫着既期待又紧张的气息。
村口老槐树下,土家族老人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讲述着村寨变迁。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向山腰:“十年前那里还是荒坡,现在都种上了黄金茶。”
走访到村合作社时,负责人正忙着打包茶叶。队员们立刻分工行动:有人捧着问卷跟负责人核对销售数据,有人举着录音笔记录合作社发展史,还有人围着堆成小山的茶叶礼盒细细观察。
回程路上,山风掀起车窗帘。刘林杰老师把队员们的访谈笔记收上来逐本翻看,他把笔记分发给大家传看,每个人都在别人的记录里发现了自己忽略的细节。团队成员在互助中共同完善着调研成果。
暮色中回望会溪村,家家户户的烟囱升起炊烟,与山间雾气缠绕成纱。队员们挤在车窗边眺望,没人再提问卷上的数字,却都在低声分享着今天的发现。他们忽然明白,这场调研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一堂行走的实践课。领导的远见像灯塔,老师的细致如春雨,而团队成员彼此间的互补协作,更让这段旅程有了别样的温度。当鞋底沾着的泥土在车门边蹭出浅痕时,他们知道,这痕迹里藏着的,是整个团队从书本走向大地的成长密码。
作者:潘超红 刘林杰 张雅慧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