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学子三下乡:剪纸课程听课心得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通讯员:潘超红 刘林杰 刘子谦 何梓溪)2025年7月16日,我有幸作为听课老师,参与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团在古丈县民族中学开展的剪纸课程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欢乐和启发,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张煦涵老师在课堂上对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的讲解,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她用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让作为听课老师的我深受触动。这种将文化背景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生动的载体。
在实践操作环节,张老师和邹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温度与智慧。张老师手把手地教初学者折叠红纸、剪出图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这种鼓励式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培养了她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邹老师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创意剪纸教学,则为学生们打开了创新思维的大门,让她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这次剪纸课程中收获颇丰。它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通过剪纸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剪纸技巧,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我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张煦涵老师和邹烨老师在课堂上的默契配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这种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借鉴和推广。
未来,我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同时,我也希望“数映红途”团队能继续为乡村学生带来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作者:潘超红 刘林杰 刘子谦 何梓溪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