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字”从遇见你,童心传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2025年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永和四进服务队队员梁潇予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政策的号召,走进广州市黄埔区永和社工服务站,为小朋友们带来汉字的起源与造字法的相关课程,和小朋友们一起探讨汉字的奥秘,增加小朋友们对汉字的理解,助力于唤醒基层孩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课程伊始,授课教师以“仓颉造字”的传说为引入,引导小朋友们思考汉字的悠远历史。当教师提出“汉字最开始是用什么写的,写在哪里的?”的问题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写在龟甲上!”“写在兽骨上!”“用笔写!”教师认真倾听学生们的答案,肯定孩子们对“甲骨文”的理解,以“树枝”纠正“笔”的说法,继而引导小朋友们继续思考文字的造字方法。
    针对基层孩童年龄小的特点,授课教师着重介绍汉字六种造字法中的“象形”、“指事”、“会意”与“形声”,向小朋友们展示汉字的多样性。其中在介绍“象形字”时,教师给出甲骨文中象形字的图片,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图画”分别对应如今简体字中的哪些字。小朋友们踊跃回答,“这是‘日’字!”“这是‘谷’!”“弯弯的米是‘禾’!”一时课堂气氛活跃,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趁热打铁,继而向小朋友们解释这些字形的来由以及字的含义,字所指代事物包含从物质的自然形态到人类活动动态过程,例如教师解释“谷”便是一个人用车推着满满的粮食,故而“谷”是丰收之义,小朋友们恍然大悟,对汉字的诞生与“字为何这样写”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为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以十二生肖为例,增加动图的展示,让小朋友们了解“象形”的“象”体现于何处。教师给出十二生肖中动物的象形字,请学生根据其中形态的不同来猜测这些字分别代表哪个动物。“这是‘猴’!我就是属猴的!”不少小朋友手高高举起,激动回答道。“那么大家如何区别狗和猪呢?”面对授课教师的提问,小朋友们结合刚才学习的知识,很快给出正确回答:“因为猪比狗胖!”继象形字之后,教师依旧以生活现象和具体情境引导小朋友们理解“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含义。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单有趣的“猜字谜”环节,让小朋友们学会汉字的拆分理解,深刻地感受了字形与字义的密切联系,体悟汉字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堂的最后,教师展示了部分汉字变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让小朋友们意识到汉字在生活中的独特地位。教师有意给小朋友们们传输这样一个意识:汉字不仅是语言、思想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最璀璨的部分。
通讯员:梁潇予
作者:梁潇予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四进永和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田埂传声韵,推普润乡心 —— 河南科技大学实践团槐庄推普记 为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清
  • “字”从遇见你,童心传文化
  • “字”从遇见你,童心传文化
  • 2025年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永和四进服务队队员梁潇予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政策的号召,走进广州市黄埔区永和社工服
  • 07-18
  •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王红旭班“绿茵梦想”团队赴志丹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