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潘超红 刘林杰 钟雯)7月15日,古丈县民族中学的教室里暖意融融,一场以“学会赞美”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在此展开。课堂伊始,大屏幕上播放的短视频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视频里,街头行人收到陌生人真诚赞美时,有人先是错愕地睁大双眼,随即露出腼腆的笑容;有人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还有人主动回应“谢谢你,这让我今天心情真好”。这些真实鲜活的反应,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展开讨论,“原来一句赞美能有这么大的魔力”“我平时好像很少认真夸过别人”的低语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随后,“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老师顺势引导大家聚焦“如何正确表达与接受赞美”这一核心话题。在互动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上次我夸同桌字写得像字帖,他之后每次作业都写得更认真了”“我被老师夸画画有灵气时,脸一下子就红了,只会说‘没有没有’,现在想想好像有点不妥”……一个个亲身经历的分享,让大家逐渐意识到赞美里藏着的温度与力量。
情景模拟环节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随机抽取“赞美同桌的新发型”“回应朋友对自己演讲的肯定”等场景卡,分组进行即兴表演。有的小组起初显得拘谨,说出的赞美带着几分生硬,在老师“要具体说出对方哪里值得夸”的提示下,慢慢学会了“你的马尾辫扎得很整齐,看起来特别有精神”“你演讲时举的那个例子特别生动,我一下子就听懂了”这类具体而真诚的表达。面对他人赞美时,大家也在练习中掌握了“谢谢你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能得到你的夸奖我很开心”等自然大方的回应方式,逐渐化解了以往“被夸不适”的尴尬。
整堂课上,笑声与掌声不断。这堂课程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赞美他人的技巧,更让他们明白:一句恰到好处的赞美,既能为他人送去阳光,也能为自己搭建通往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当每个学生都懂得发现并欣赏身边人的闪光点,互赏互励的班级氛围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不仅为校园心理建设注入了温暖的力量,更为他们未来的社交成长埋下了一颗充满善意的种子,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