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8日电(通讯员 黄嘉玥 徐子默 张诗琪)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铭记南京地区的革命历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16日至18日,安徽工业大学赴南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团队于南京市持续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调研活动。通过实地参访与互动交流,团队成员们不仅汲取了革命的智慧与力量,更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点燃了内心的爱国之火,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探访红色足迹 感悟红色基因7月16日,实践队员们先后前往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以及《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内,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以及详细地解说,团队成员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体会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通过模拟战役场景、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一幅幅宏大的战役画面、一件件历史实物,将团队成员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队员们对渡江战役的艰苦卓绝和胜利的伟大意义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在《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的实践调查访问过程中,实践队长黄嘉玥对参观游客是否了解南京红色文化进行了采访,游客们表示:“比较了解南京红色文化的发展,更明白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此次参观,映照出国家曾经的屈辱与奋斗,激发了团队成员们传承红色基因、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采访参观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克炎 摄
缅怀历史先烈 赓续坚韧党魂次日,实践队员们集体赴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学习,实践队员们瞻仰抗日英烈的墓碑,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希望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深化对抗战史的理解与感悟。陵园内的每一块墓碑、每一行碑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守墓人介绍说:“云台山当年战况非常惨烈,1939年春,500人围剿云台山,65名烈士牺牲,24名重伤,他们义无反顾守护民众,实际那些烈士也正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纪呀,你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报效祖国!”言语间充满对青年一代的期待。在青山绿水间,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守墓人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被他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深深打动,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轻人,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份震撼与感动,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守墓人述说烈士事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路雨禾 摄
不忘沉痛历史 青年挺膺担当7月18日,实践队员们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这里,队员们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采访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红色文化,铭记历史教训,并以此警醒自己、教育后代。实践中,团队成员们也积极担任讲解员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多人传递这段历史的意义与价值。

图为安工大赴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实践成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克炎 摄
此次赴南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更是一场心灵的觉醒与革命的接力。它像一把炽热的火炬,点燃了实践队员们心中的红色火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在这片充满革命精神的土地上,每一块青砖古瓦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激励着青年们的壮志豪情。
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本领,更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勇敢地站在历史的潮头,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