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这一璀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不仅是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更是巴蜀地域文化独特性的鲜明标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认同与个性风采。为进一步扩大川剧艺术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传承与保护工作,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童梦护航小分队,在宁波市教育博物馆的精心搭桥下,荣幸地邀请到了荣获“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殊荣、并三获梅花奖的杰出艺术家沈铁梅女士,进行了一场深度而富有意义的专题对话与交流。
沈铁梅,杰出的川剧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川剧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担任院长带领团队两次捧回“文华大奖”。代表作品包括川剧《金子》《江姐》《李亚仙》《凤仪亭》等。
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黄兴力和宁波市教育局领导胡刚强引领艺术家参观各个展览大厅。黄兴力馆长细致入微地讲述着每件展品及其承载的历史故事,一行人沿着历史的时间轴缓缓前行,不仅追溯了宁波教育的辉煌历程与演变轨迹,还观赏了陈辉明钩织工作室作品展等非遗特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沈铁梅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沈铁梅表示,全方位呈现中国传统戏曲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参观结束后,沈铁梅拨冗接受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童梦护航小分队的采访,访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展开。
“在教育博物馆里推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非常有意义且接地气的。教育和艺术是开智的,它们的结合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加强大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当听说宁波教育博物馆曾经举办过宁波地方戏甬剧的沉浸式演出和艺术普及讲座,深受市民和师生的欢迎时,一袭黑裙的沈铁梅兴奋不已,谈吐间顾盼生辉。
沈铁梅表示,以川剧为例,学川剧就讲究“出人、出戏、出观众”。“出人”就是川剧的未来要有传承者,“出戏”就是要有好的作品,“出观众”就是要撒种子,给年轻的学子撒下艺术的种子,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戏曲艺术,让戏曲走进校园、走进大众。
沈铁梅,川剧界的领航者,其内心深处牢铸着对艺术的初心与崇高使命,不仅个人矢志不渝,更将这份情怀融入日常,以行动诠释着最质朴却也最震撼人心的传承之道。实践小队的成员们纷纷感慨,此次与沈铁梅女士的访谈,仿佛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窗,让戏曲艺术传承与发扬的脉络在眼前豁然开朗,收获之丰,实乃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