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尊法爱法,青春护航

发布时间:2024-07-26     阅读: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带着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关怀,2024年7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律博士宣讲团赴桐城市太平社区向社区里的学生们展开“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普法宣讲活动。
 
 一、精心准备,整装待发
 
       在活动的筹备阶段,普法宣讲团的实践队员提前与太平社区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向社区的工作人员阐述了普法宣讲的意图并对宣讲内容做了简单介绍,此次活动也获得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在获得许可后,我们紧锣密鼓的展开了宣讲内容的筹备。
 
       为确保普法活动能够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律博士宣讲团的实践队员们在筹备阶段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他们围绕宣讲流程、宣讲内容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使宣讲活动既专业又接地气,易于学生们学习和接受。在筹备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普法活动对于营造和谐法治社区氛围的重要性。他们深知,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并学会运用民法典,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法治教育的普及,于是在宣讲的内容安排上,实践队员们选取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权法和婚姻家庭法着重介绍,并且准备了与民法基本原则相关的一系列内容,让学生们对民法典有更深刻的认识。
 
        并且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实践队员们也精心设计了普法宣传册每个章节都围绕《民法典》的核心内容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展开,实践队员们还特别设置了“法律小贴士”和“维权指南”等栏目,为学生们提供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时的实用建议和解决方案。这些小贴士不仅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还教授了学生们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途径。
 
二、法治文化,根植社区
 
        活动当天,太平社区的活动室内人头攒动,学生们纷纷前来聆听这场别开生面的法律宣讲。在宣讲环节,实践队员主要向学生们介绍了《民法典》的主要内容以及民法基本原则,并通过实际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将民法典中的亮点、热点以及学生们关心的法律问题一一呈现。从向学生们介绍民法对哪些人所适用的法律到民法对哪些行为所适用,从婚姻家庭到财产继承,从合同订立到侵权责任,每一个话题都紧扣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积极发言。
图为实践队员在向学生们讲述宣讲主题。通讯员 王佳佳 供图
 
三、与法同行,守望成长
 
 
 
        在互动环节,实践队员先让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讲述自己对民法的认识,随后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就其中所发现的问题与学生们友好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实践队员们则耐心解答,给出具体意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条文化繁为简,在发放宣传册时,实践队员也耐心的为学生们讲述了宣传册的内容,希望能让学生们听得明白、学得透彻,提高学生们的法治意识,进而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场气氛活跃。

图为实践队员就应用案例与学生们进行讨论。通讯员 王佳佳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向孩子们讲解宣传册。通讯员 王佳佳 供图
 
四、普法宣讲,青春护航
 
 
 
        此次《民法典》普法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宣传了《民法典》,实践队员们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实用的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此次活动可能仍有不足,但正是这些可能存在的不足,成为了我们宝贵的实践经验,激励着我们不断反思、学习和进步。我们深知,每一次尝试都是向前迈进的一步,每一次总结都是对未来更好的铺垫。本次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句号,但我们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相反,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三下乡的路还很长,未来,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的律博士宣讲团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们的合照。通讯员 王佳佳 供图
作者:王佳佳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 寿山石雕——精雕细琢中的艺术灵魂
  • “青春志愿暑期实践队”椿萱茂敬老院志愿活动圆满完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