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色文化赋能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绘就崭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7-28     阅读: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格局中,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动力。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明珠,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更是激发国民爱国情怀与集体认同感的强大力量。旅游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繁荣的关键引擎。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更能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青海省循化县红光村,是一片红色沃土。近年来,红光村依托自身优势,推广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树起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图为团队成员在红光村实地调研合影
  深刻记录红色历史
  红光村,一个因红军而得名的村庄,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有全国唯一一所由西路红军修建的红光清真寺、红光小学和十八座红军宅院及西路红军纪念塔等红色历史遗迹。
  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马乙四夫,始终坚信这段红色历史以及传承下来的红色文化,是红光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00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马乙四夫自筹68000元,修建了西路红军纪念馆,西路红军在红光村的这段历史走向大众视野。
  图为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内学习红色历史
  深入利用红色资源
  通过深入挖掘红色历史,红光村整理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景点,将革命遗址、红军宅院、纪念馆、纪念碑等红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不仅提升了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村民当导游,游客在红色宅院吃“红军餐”,建立产品超市摊点,各类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的行业欣欣向荣。“红色旅游每年给村民带来不少收入,今年以来,村里接待游客数万人次。”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说。
  图为团队成员向村书记咨询红光村发展情况
  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升级
  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产品,能够丰富旅游市场的供给,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目前,红光村计划设立“六大景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复刻西路红军三十里水路故事,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旅游体验,让游客在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图为团队成员向村支书了解红光村产业规划
  红光村赓续红色基因,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将红色资源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坚持传承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路子,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让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效益”,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作者:江南大学商学院“红光璀璨文旅梦”实践团    来源:江南大学商学院“红光璀璨文旅梦”实践团
社会实践推荐
  • 红色遗迹焕发新生机,产业发展照亮振兴路
  • 红色文化赋能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绘就崭新篇章
  • 红光辉映乡村路,文旅业启新征程:探索红光村红色文旅
  • 探秘红光村:黄河之畔的生态瑰宝与绿色产业之路
  • 在循化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江南学子循
  • 普及急救知识,为健康保驾护航
  • 普及急救知识,为健康保驾护航
  • 为了提高村民们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增强应急救护能力,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沁阳县关帝庙村科普实践团队在7月21日于关帝庙村举办了一
  • 07-28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智造农业,数联乡村”智慧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