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旌德县“探寻皖南红色遗迹·传承先辈革命精神”寻访红色皖南专项实践团队为响应国家“用好红色资源,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的号召,前往宣城市规划馆参加馆内举办的“《红旗漫卷皖东南》展播暨‘新四军在长三角’图片展”活动,了解皖东南地区的革命历程的发展,传承红色精神。
追寻皖南踪迹,再现红色历程
宣城市规划馆不仅是宣城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市的会客厅,这里既展现了宣城从春秋战国时期起的历史脉络,也展现了现如今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的国土空间布局。它就像一本书,记录着宣城从“出生”到如今以来2300多年的历史。宣城是安徽省最后一批撤地设市的城市,在具有老者的智慧的同时,也不乏年轻的活力和青春的魅力。与此同时,宣城作为革命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其皖东南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实践团队成员们来到规划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了解皖东南地区的红色革命发展历程。
红旗漫卷皖东南,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个个感动的故事重现在人们眼前。从安徽篇的烽火岁月,到江苏篇的英勇抗敌;从浙江篇的坚韧不拔,再到上海篇的壮丽篇章,每一个章节都镌刻着革命先烈们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让团队成员们深受震撼。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是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原局所在地,是皖南事变发生地,也是华中敌后抗日的重要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华中抗战的指挥中心。因此,安徽在抗战时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讲解员解说过程中,合工大学子们对皖南红色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表示: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习传承红色革命历史是十分重要的。当今中国的盛世来之不易,当代青年应当铭记当年先烈们的贡献,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讲解员在讲解。通讯员 陈详 摄
皖南英雄显忠心,不屈宁落雨花台
在了解过皖南革命历程后,实践团队一同观看了党史专题片《红旗漫卷皖东南,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宣城党组织》,该影片全面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宣城各地党组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艰辛历程,展现了梅大栋、谭梓生、祖晨、夏雨初、王金林等早期共产党人投身革命、不怕牺牲的家国情怀,见证了宣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影片中,讲述了许多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革命英雄们为了崇高的革命信仰,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梅大栋、梅大梁、谭梓生、李延瑞、江干臣等宣城最早的一批团员和共产党员在这里成长,走上革命道路。在他们的影响下,宣城一批批学子到外地求学,寻求革命真理,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谭梓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是安徽省第一位由共产党员担任的县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位红色政权县长。谭梓生在去上海汇报途中被捕,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夏雨初是郎溪党组织的创始人。他开仓济贫,百姓称好。后来,国民党重兵“清剿”,夏雨初在南京被捕,也牺牲于雨花台。团队成员在观看完影片后表示:正是这些舍命报国的英雄前赴后继、向死而生,一代代共产党员接续奋斗,一腔热血赴革命,才会有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学习红色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党的沿革,更是为了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今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观看影片。通讯员 沈纪安 摄
通过这次实践,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旌德县“探寻皖南红色遗迹·传承先辈革命精神”寻访红色皖南专项实践团队充分了解了皖南地区的革命历史,认识了宣城无数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深切感受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实践团队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前往旌德继续寻找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通讯员 冯齐昊 沈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