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7月20日电(通讯员 胡福豪)为了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尊重,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凝聚民族力量,共育团结之材”团队于2024年7月15日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了解当地维吾尔族历史,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感受当地维吾尔人的生活习惯,欣赏当地特色建筑和民族服饰。
图为一位维吾尔族的婆婆在卖艾德莱斯绸。
在婆婆的热情介绍下,大家得知艾德莱斯绸的“艾德莱斯”意为“扎染”,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制成。维吾尔族妇女特别喜爱这种绸料,给它起了个雅号“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为“布谷鸟翅膀的花”,隐喻它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艾德莱斯绸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的土产丝绸之一。它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新疆地区乃至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艾德莱斯绸的制作工艺依然得到传承,匠人们用双手延续着这份古老的艺术,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包括煮茧、抽丝、并丝、卷线、扎染、图案设计、捆扎、分线、上机、织绸等多个步骤,全部由手工完成。其独特的扎经染色法工艺,使得图案轮廓自然形成色晕,色彩参差错落,既增强了图案的层次感,又形成了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艾德莱斯绸的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布局对称、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精神文化的象征。它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其鲜亮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艾德莱斯绸上的花卉、枝叶、巴旦木等图案,都是对新疆自然风光的艺术再现,展现了新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艾德莱斯绸作为新疆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织品,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陶醉。它不仅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艾德莱斯绸文化,加强对其制作工艺的保护和研究,推动其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与创新,让艾德莱斯绸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人们也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让艾德莱斯绸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桥梁和纽带,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图为晾晒葡萄干的蜂窝房。刘琪 摄
在吐鲁番等新疆地区被称为“晾房”或“荫房”,是当地独特的一种建筑形式,专门用于晾制葡萄干。晾房的主要功能是晾制葡萄干。在葡萄大量成熟的季节,当地人会选择皮薄、外观丰满、果肉柔软、含糖量高的葡萄,经过简单处理后成串挂在晾房内,利用干燥温暖的气候和自然的空气对流进行风干。晾房不仅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重要设施,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新疆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和巧妙利用,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晾房也承载着当地人的记忆和情感,是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古尔邦节维吾尔民众过节的盛况。刘琪 摄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古尔邦节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具体日期每年会根据伊斯兰历法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会在古尔邦节期间宰牲,以示对真主的忠诚和感恩。宰牲的肉类通常会分赠给亲友、邻居或穷人。古尔邦节不仅是穆斯林对真主忠诚和感恩的表达,也是家庭成员团聚、亲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通过宰牲、会礼、游坟诵经等活动,穆斯林们不仅加深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和理解,也传承和弘扬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尔邦节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它不仅成为穆斯林们共同的节日庆典,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古尔邦节也成为了展示我国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
图为大巴扎囊的博物馆。刘琪 摄
新疆大巴扎馕主题馆是乌鲁木齐市国际大巴扎的必打卡之处。这里展示了新疆馕的丰富种类和独特制作工艺,馆内馕品种类繁多,有二三十种,从面馕到油馕,从馅馕到形馕,有甜有咸,应有尽有。其实馕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干硬,刚出炉的馕热乎乎的,绵扎有嚼劲,还挺香的。
图为世界七大山系之一的天山山脉。刘琪 摄
天山作为亚洲内陆中部的著名山系,不仅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生态价值。天山山脉东临阴山、祁连山,中贯新疆,西端伸向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天山,这座横亘新疆中部的雄伟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从山脚到山顶,四季变换,风景如画。无论是那拉提草原的广袤无垠、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雪山倒映,还是天山天池的碧波荡漾、博格达峰的巍峨耸立,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之中,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深厚文化底蕴。从精美的民族服饰、丰富的民间艺术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节日庆典,都让人深切地体会到新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些文化元素与天山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站在天山之巅,俯瞰脚下的壮丽景色,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天山不仅让人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更让人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和升华。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宁静与美好。这种体验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热爱这个多彩的世界。
在欣赏天山美景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面对生态保护的紧迫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天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天山的自然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大家应该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让天山的美景得以永续传承。
新疆天山让大家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与包容性、得到了心灵的洗礼与升华。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人们能够继续关注和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它永远保持那份纯净与美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天山、了解天山、爱上天山,共同为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自然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喀纳斯湖。刘琪 摄
喀纳斯湖(KanasLake)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历史文化与神秘传说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喀纳斯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喀纳斯湖以其绝美的湖光山色而著称,湖面碧绿清澈,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四周雪山环绕,云雾缭绕,景色壮观。喀纳斯湖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是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家园。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这些野生动植物,如狍子、雪豹、麝、灰狼等,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和谐共生。喀纳斯湖地区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大家可以了解到当地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通过参观当地的村庄、品尝特色美食(如烤全羊、手抓饭等)和参与民俗活动,大家能够深入体验到这些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淳朴民风和热情好客。喀纳斯湖地区还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选择,如划皮艇、漂流、徒步等。这些活动不仅游客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喀纳斯湖的美丽风光,还能带来刺激和愉悦的体验。例如,划皮艇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湖水的清凉和力量;漂流则能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欣赏到沿途的美景。喀纳斯湖的美丽风光和宁静氛围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在这里,大家可以放下城市的繁忙和压力,静静地坐在湖边或漫步于湖畔小径上,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放松和愉悦的感受往往会让人们流连忘返,留下深刻的记忆。大家在喀纳斯湖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但无一不体现了对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赞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户外活动的热爱和享受。喀纳斯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