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深度体验传统文化,开启民俗探索之旅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为了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育添锦色,杏坛振新声”实践队于8月5日前往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赤山景区的荣成民俗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荣成民俗馆的建立,旨在保护、传承和展示荣成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它承载着这片土地上数代人的记忆与智慧。
沉浸式体验:荣成民俗馆的生动展示踏入民俗馆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入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古老世界。这里集中展示了胶东半岛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风土人情、渔家文化及传承变化,浓缩凝聚了数百年来荣成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示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堪称荣成版本的《天工开物》。
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民俗展品,饱含了无数人对乡土的眷恋和记忆。从传统的渔家生活器具,如古朴的渔网、结实的渔船模型,到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如剪纸、面塑等,无不展现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展品不仅是物品,更是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诉说着先辈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在民俗馆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当地渔民们与大海搏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勇敢和智慧。渔民们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丰富的经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谋求生计。那些古老的渔具和捕鱼技巧,让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渔业在当地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手工艺的魅力:互动体验区的寓教于乐 民间艺术的展示区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剪纸作品中,那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图案,展现出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面塑作品则以其生动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吸引着实践队员们的目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传承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
除了静态的展品,民俗馆还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实践队员们能够亲手参与,体验传统技艺。在民俗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学习了当地特有的剪纸艺术、编织渔网,以及制作传统面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实践队员们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文化传承的种子:分享会的思考与感悟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员们在民俗馆的户外广场上,组织并参与了一场以“我与荣成民俗”为主题的分享会。他们向当地居民讲述自己在民俗馆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如何传承与发扬本土文化的思考。通过这样的交流,实践队员们不仅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更激发了他们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观荣成民俗馆,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的根,是新时代青年前行的力量源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决心。他们将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动中,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