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作为一种创新的垃圾处理方法,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加入了垃圾去向追踪,使得更多垃圾得以回收,有害垃圾得到及时处理,保护环境。机电与信息工程“追根溯源”调研团聚集这一热点,于7月30日对安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负责人进行访谈并开展实地调研。

访谈期间,我们对安庆市高新区每周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垃圾处理数量、去向及辖区内宣传活动进行了提问。了解到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每周分别处理100吨、30吨、80吨、350吨。同时,其各个去向分别是送入安徽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送入安庆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进入收料斗,经过研磨破碎、除杂除砂及除油系统后,大颗粒杂质外运到焚烧厂处理,有机质浆料进入厌氧发酵系统;危废焚烧系统采用传统的回转窑处理工艺,预处理后的危险废物由进料装置进入到回转窑中高温燃烧,余热回收,产生的蒸汽供厂内使用及冷凝循环使用,燃烧完全的残渣进行最终无害化固化填埋;送入皖能中科进行处置,利用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发电,转换成清洁能源。在宣传方面,高新区垃圾分类办前往山口乡还建点以及凤凰公寓小区进行入户宣传,制作并张贴宣传海报,横幅,同时进行上门宣传,现场对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做到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最终促进习惯养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垃圾分类后的去向问题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也感受到负责人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希望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