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观甲马文化之迹,品非遗工艺之美

发布时间:2024-08-08     阅读:
甲马流转千年久,记录岁月古今流。甲马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仅承载着当地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技艺,还体现出了民间艺人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为推动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助力家乡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凝聚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2024年7月16日至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拾遗薪继·技美异乡”实践团前往昭通市的昭通市博物馆开展实践。
欣赏甲马之美,领略甲马之妙
在昭通市的文化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马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昭通市博物馆内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甲马。昭通甲马是中原文化习俗流入后与昭通习俗渗透与交融的结果,通过研究它能够了解到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在博物馆内,实践队员以博物馆内收藏和展示的实物为主,兼网上查阅资料为辅,了解甲马发展的历史,领略非遗文化的奥妙。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部分队员前往昭通市博物馆,参观甲马制造的历史,领略甲马文化的奥妙,探索中华文化的底蕴。昭通甲马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版画及雕版印刷品,这些甲马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图画和文字两类。追根溯源,了解甲马文化的制作工艺,同时去揣测甲马图案可能包含的各种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以去体悟民间艺人天马行空的联想和想象,馆内收藏和展示的甲马实物又进一步让我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甲马工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通过参观学习,实践队员对甲马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古人天马行空的智慧,领略到了甲马文化的辉煌璀璨。
体悟甲马传承,见证时代回响
在云南的一些古老村落,甲马的制作与使用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方式。走进一位老艺人的工作室,空气中弥漫着木材和油墨的香气。墙上挂满了形态各异的甲马模板,每一块都历经了岁月的雕琢和艺人的心血。如今,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甲马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并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新生命力的作品。他们将甲马的图案运用到服装设计、家居装饰、书籍插画等领域,让甲马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
文化为底蕴,科技为动力,共筑家乡发展路。7月17日下午,实践队部分成员在网上查阅资料,在众多资料发现甲马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技艺失传、市场萎缩等诸多挑战。但仍有一批坚守者,他们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开办工作室、举办展览、开展教学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甲马。在昭通的一些活动或展览中,人们有机会亲自体验昭通甲马的印刷过程,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见证甲马发展,领略传承之光
甲马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推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过去,甲马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每逢佳节、祭祀之时,人们便会恭敬地将甲马焚烧,期待着愿望能够传达给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如今,甲马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实践团也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中民俗文化,领略中国文化之美,同时也更加深入思考甲马文化传承发展对家乡发展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与科技的不断结合,数字文化的运用使文化传承更方便,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革新不断创新发展,各地民俗文化也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创新呈现新形式。推动文化创新,进一步打造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让实践队员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在下一步的实践中,实践队员也会进一步探寻甲马文化的传承创新,继续探寻甲马文化与技艺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通讯员:藏庆龙)

 
作者:藏庆龙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守护千年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 守护千年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拾遗薪继·技美异乡”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日踏上了探索之旅,前往烟台绒绣交流馆、大运河非遗传习中心等地,走
  • 08-08
  • 唱念做打声情并茂,古今相承华彩绽放
  • 承非遗本真,赴传承之路
  • 承非遗本真,赴传承之路
  •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拾遗薪继·技美异乡”实践团在山东省青岛市围绕“艺心传遗,乡韵长存——找寻非遗技艺传承和家乡文化建设新路径
  • 08-08
  • 传承泰山皮影,守护非遗光影
  • 传承泰山皮影,守护非遗光影
  •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拾遗薪继·技美异乡”实践团的一员前往泰安进行实践。在探寻泰山皮影的传承之旅中,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思考。
  • 08-08
  • 承续非遗技艺,弘扬古色魅力
  • 非遗技艺绽光彩,文化之美咏流传
  • 观甲马文化之迹,品非遗工艺之美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