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扎根乡村,共筑振兴梦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专访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通讯员 周思余)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 20 字方针,犹如明亮的灯塔,为广袤乡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天,让我们走进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白鹤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
 
产业振兴富民生
       白鹤村是重庆市市级脱贫村,白鹤村的人口有3376人,辖区内有6个村民小组,74名党员。白鹤村的林地比较丰富,土地资源相对较少。面对这样的现状,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村里的资源和优势,精心谋划产业发展之路。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富裕的关键之举。原本单一的金丝皇菊种植模式得以创新,调整为野菊花和金丝皇菊套种。这种巧妙的结合,不仅保留了金丝皇菊的观赏价值,更充分发挥了野菊花的药用价值,从而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有望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同时,考虑到村里在家多为弱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工作队选取了10家脱贫示范户,发展高产蛋鸡的庭院经济。通过边帮扶边发展的方式,先树立示范榜样,再逐步推广。此外,丰富的林地资源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洽谈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的合作,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鹤村的产业结构由此形成了“3+n”的独特模式。“3”即菊花、鸡蛋、中药材;“n”则是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选择发展项目,工作队和村委全力做好服务与指导,期盼实现乡村产业“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谭明哲与实践团成员搬运鸡棚材料。学校供图
 
人才培养保活力
       人才培养,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白鹤村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品牌就是农村教育——“护苗班”,今年已经开展第三期了,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和支持,切实为当地群众解决了暑期孩子的看护和教育等一些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谭明哲表示,当他去年6月份到白鹤村,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的成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悉村情、村民、村容。在工作队集中走访中,看到了一个让人非常痛心的现象——很多儿童沉迷于手机,荒废时间。
       针对这一问题,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商讨,策划了“护苗班”活动,并于 7 月中旬迅速开展。所以这个活动最开始的目的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成绩提起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帮助我们的家长解决孩子的一些教育问题。

中山镇白鹤村护苗班合照。学校供图
 
专业赋能推发展
       专业赋能,为乡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构建新媒体矩阵,不仅促进白鹤村当地农产品更便捷连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还有利于将当地民俗文化、地貌景色呈现给受众,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吸引更多游客走进白鹤村,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实践团成员宋正毅进行新媒体运营授课。学校供图
      
      相信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白鹤村的未来将更加美好,成为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美丽乡村典范。
 
作者:周思余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纵横海疆,逐梦深蓝
  • “2024造炬成阳,绿伞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之行,致敬中国海军成立75周年。
  • 08-14
  •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足迹,弘扬建党精神
  • 相约彭水谋传承,共赴黄家筑未来
  • 相约彭水谋传承,共赴黄家筑未来
  • 为创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彭水县文化馆联合2名国家级、4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外
  • 08-1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