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连接田野与数字世界:科技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与效应分析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当前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与细致的数据分析,全面展示了科技在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中农田管理、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控、精准施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电商助农在创新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发掘并发挥电商在助农增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旨在为农村地区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可行的综合性科技兴农与电商助农解决方案,以期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助力农村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本报告的内容不仅充分体现了我们“三下乡”团队对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也彰显了我们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为农村地区提供实际帮助和支持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以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科技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电商助农
指导老师:姜飞(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老师),金而立(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老师)
团队成员:余丽,郑杨扬,武新茹,韩君威,张誉腾,王文靖,祝丽萍,程博鳌,张世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庐江县白山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步伐,立足自身镇情实际和资源禀赋,明确发展思路,认真谋划布局“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这一举措不仅深刻体现了白山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理解和积极实践,也标志着该镇正式开启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征程,致力于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如同两股强劲的力量,推动着国家全面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智能化、高效化的农田管理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引领着农业生产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迈进,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电子商务的兴起,特别是电商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广泛应用,更是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商助农不仅创新了销售模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促进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品牌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和增收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我们团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多维度调研与实践之中,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白山镇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探索。现将我们的调研与实践成果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以期为推动白山镇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一、在农村地区传播科技知识的必要性
科学素质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因此,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对于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环。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方位地审视现状,找出差距,并着力补齐短板。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在科技进步、科学普及以及公民科学素养方面相对滞后,成为了亟需关注的“洼地”。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素,而农民则是这一战略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将乡村人力资本的开发置于首要位置,以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目标。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的科学普及工作,加快推进乡村人才的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农村科普作为科学与农民、科学与农业、科学与农村之间的重要桥梁,对于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培育现代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生活,以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和谐农村,储备政治素养、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该意见鲜明地强调了“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明确了要以新视角、新路径推动农村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与知识支撑,开启了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新篇章。
面对这一新要求,如何以创新的形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有效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成为了新时代农村科普事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以更加贴近农民生活、更加符合农村实际的方式,将科学知识普及到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农民需要适应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这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具体分析如下:
1、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我国仍然较低,迫切需要高效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以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带来了改变,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如手机媒体和移动互联网。
2、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化需求:
当前我国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三种,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需要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手段,充分发挥不同传播方式的优势,共同服务于农业发展。
3、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这是造成农业科技信息难以“消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关键。
4、促进信息的有效接收:
尽管农民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较高,但其对于农业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存在信息传播内容过于专业化、传播途径不通畅等问题。需要探索适合农村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使信息传播内容更生动、易懂,并能够联系实际生产生活
综上所述,传播科技知识在农村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必要性,它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面对现存的信息传播障碍和农民的文化程度限制,相关部门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手段,改进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二、科技创新赋能田野新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于今年2月3日经由新华社权威发布。该文件精心绘制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对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远的规划与部署,标志着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了总体性、战略性的安排。本年度中央一号文件紧密围绕农民群众最为关切、反映最为强烈的实际问题,精准施策,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国务院于2022年2月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明确指出:展望至2035年,乡村振兴将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将达到基本完成的壮丽目标。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物质基础的日益丰饶,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农业生产格局。智慧农业的兴起,作为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的璀璨明珠,正悄然引领着农业生产的深刻变革,预示着未来农业发展的辉煌前景。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近期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了专门部署。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去年,白山镇聚焦粮食增产增收的核心目标,以规模化种粮的精准申报与高效验收为工作重心,深入践行科技兴粮战略。该镇勇于探索,积极引进并广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特别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成功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高效益的农业振兴新路径。为强化技术支撑,白山镇农技站频繁举办高质量的农技业务培训会,确保申报与验收流程严谨无误,覆盖每一户符合条件的农户。经过不懈努力,已于2023年11月圆满完成了对30多个超过300亩规模的种粮主体的项目申报及验收工作,彰显了工作的细致与高效。
同时,白山镇坚定不移地实施“两藏”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效显著。据统计,全镇粮食种植面积已扩大至9.248万亩,机械化作业率更是高达91.2%,标志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875万亩,占比高达89.7%,不仅提升了农业产出效益,也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白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积极作为,组建技术讲师团,深入白山社区、马鞍村、觉海村等多个村落,开展多样化的技术培训活动,涵盖了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及果苗木种植业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生产技能。
今年四月,庐江县隆重召开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会议汇聚了县长周天斌、副县长俞德胜及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郑仁山等关键领导。会议核心聚焦于农业科技示范的广泛推广、智慧农业的深入实践、机制体制的创新升级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化拓展,旨在通过多维度探讨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周天斌县长在会上强调,未来工作中,庐江县将坚定不移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赋能现代农业,加速构建高质量农业发展体系,努力培育并壮大基于科技的新型农业生产力,探索并实践“庐江模式”,使之成为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典范。他进一步指出,要紧密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对接产业链各环节的科技需求,确保科技成果与服务的有效供给,助力优势特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与效能飞跃。同时,周县长还提出,要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深入挖掘并展示庐江县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特色亮点,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科技示范引领效应,吸引更多资源汇聚庐江,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发展。
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是该镇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集中展示,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璀璨明珠。该镇以勇于探索的精神,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广泛引进并深入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特别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开辟出一条既独具特色又高效益的农业振兴新路径。
(一)技术创新与推广
1、引入先进技术
白山镇高瞻远瞩,通过建立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成功引入了前沿的农业技术体系,包括智能农机设备、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物联网监测技术等。同时,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和创新,成功研发并推广了适合本地土壤、气候和种植习惯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和产量,还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这些技术的引入,如同为传统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人员在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展示“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
2、技术培训与普及
为了确保这些先进技术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广大农民,示范基地积极承担起技术培训与普及的重任。定期举办的技术培训班,不仅传授了新型农机的操作技能,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方法,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这些技术逐渐在田间地头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升级。
(曹成茂教授赴庐江县指导农机喷药施肥技术)
(庐江县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技术暨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培训会)
(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1、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化作业的全面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智能农机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还显著提高了作物种植、管理、收获的各个环节的效率。同时,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的运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进一步缩短了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了年产量,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庐江县白山镇水稻育秧工厂的农民进行起秧苗作业)
2、促进农民增收
高效的生产方式直接促进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激发了他们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农村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3、生态环境改善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镇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机械化作业减少了对土地的人为破坏和污染,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同时,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轻了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三)社会影响
1、提升农业形象
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的成功运作,极大地提升了当地乃至周边地区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认可度。它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固有印象,展示了现代农业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崭新面貌。
2、推动地区均衡发展
示范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兴起等,都为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模式。
通过科技的引领和应用,我们有信心可以建设出更加高效、绿色、智能的农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坚信,在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下,我国农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智慧、绿色的新时代!
三、电商在助农增收中的作用和实际成效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电商引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电商作为信息技术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科技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电商得以快速发展。科技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还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例如,电商平台通过创新模式如“农地云拼”,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的直接连接,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农村电商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其发展。电商平台不仅帮助农产品打开更大的市场,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平台化。例如,盐源苹果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成功打入全国市场,成为知名的“网红苹果”。这种模式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该工程核心聚焦于电商赋能农业,精准发力推动县域电商直播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旨在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乡村本土特色产品的魅力。通过强化乡村土特产的网络营销能力,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将乡村的独特韵味与优质产品带入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视野,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数字时代的勃勃生机,为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紧接着,在3月5日,商务部携手其他八个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农村电商领域未来五年的蓬勃发展绘制了一幅详尽而宏伟的蓝图。它不仅明确了农村电商向数字化转型的坚定方向,更提出了全面升级的战略路径,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引领农村电商实现质的飞跃,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农村电商,作为信息技术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正逐步演变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新动力。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电商凭借其独特优势,不仅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直连,还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丰富了农村经济的多元结构。这一过程中,农民收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农村经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更为深远的是,农村电商的繁荣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产业链条的良性互动与循环。从农产品种植、加工到包装、物流,再到销售、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因电商的介入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村电商现已成为激活城乡经济、畅通市场循环的关键桥梁。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从2022年试行开展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结果看,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升至25.4%。根据《2024年中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1.0%;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例如2023年福建省古田县的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平台,成功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增长了8000万元,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抖音电商发布的《2023抖音电商产业带发展这一年》数据报告显示,以福建宁德食用菌产业带为例,经抖音电商助农产业扶持,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22%,商家增长了91%。与此同时,农村电商还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相互衔接,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且紧密的农村经济产业链。这一趋势不仅激发了农村居民对个性化、品牌化、多元化消费的热情,持续挖掘并释放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潜能;同时,也让城镇居民能够轻松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限制,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选购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预计在2025年其网络零售额达28711亿元。全年范围内,电商物流在农村地区的业务量指数持续走高,始终保持在电商物流总体指数之上,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构建起一条高效、便捷的城乡商品流通新路径,为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大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在前面收回37亩的基础上,正在准备收回2地块116亩,为经济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为积极响应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时代号召,白山镇精心规划并即将启动一项占地60亩的“未来智慧产业园”建设项目。该园区巧妙划分为两大核心功能区:电商创新集聚区与智能制造承载区,旨在构建集高效、智能、绿色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其中电商创新集聚区将聚焦于电商直播的新兴浪潮,融合高效物流、特色餐饮及舒适住宿等多元化服务,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电商服务高地。目前,已吸引包括安徽茗月商贸、北京家亿服装、尼歌电子商务、安徽弘方服饰、吴兴悦东服装、安徽黄氏田园服饰制衣、上海兰魅电子商务等在内的七家电商龙头企业入驻,现有年产值高达12亿元,为园区的电商生态注入了强劲活力。未来,白山镇将持续深化招商合作,引进更多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推动白山电商小镇的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3年5月20日,合肥市弘方集团电商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白山镇政府举行。弘方集团董事长张文明,副县长俞德胜,县商务局、税务局以及白山镇负责人等参加签约仪式。该项目核心建设内容涵盖高端电商直播办公楼、现代化仓储设施以及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服务区域,项目总投资约1.75亿元,旨在打造一个集商品展示、直播带货、仓储物流、运营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商生态园区。这不仅是弘方集团在电商领域深度耕耘与创新的又一力作,也是推动白山镇乃至合肥市数字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相关负责人在白山镇政府参加电商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
对于白山镇发展“电商助农”,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下:
(一)电商在助农增收中的作用
1、创新销售模式的探讨
电子商务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便捷的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缩短了流通链条,提高了收益。例如,淘宝自2019年系统性上线“村播计划”以来,累计培养11万乡村主播,完成 230万场乡村直播,通过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亿元。此外,直播带货作为新兴的销售模式,也让农民能够通过展示农产品种植和生产过程,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2、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途径
电商平台的竞争机制促使农民注重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得更好的评价,农民开始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江苏省某村通过实施绿色生产标准,其大米产品在网上的售价比普通大米还高,且销量持续增长。
3、加强品牌建设的策略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利用品牌故事、包装设计等方式塑造品牌形象。例如,云南省某茶叶合作社通过精心设计的包装和独特的品牌故事,成功打造了高端茶叶品牌,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然而,品牌建设也需要专业知识和持续的营销努力,这对许多农民来说是一个挑战。了解到,虾稻米、籽莲、珍稀蔬菜和薄壳山核桃等是白山镇的特色产业,因此,政府和专业机构可以提供品牌建设指导和营销支持,帮助农民打造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和经济效益。
(二)电商助农的实际成效
1、电商助农模式的成功案例
电商助农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以中国的“拼多多”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拼团”模式,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同时帮助农民实现了快速销售。拼多多基于“农地云拼”体系,通过聚合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为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同时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农民对农产品定价有更大话语权。 在“农地云拼”模式的持续带动下,截至2021年12月1日,拼多多平台上单品销量超10万单的农产品达到6000余款,同比增长43%。 单品销量超100万单的农产品达到50余款。这些商户中,不乏大量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户。这一增长数据反映了拼多多平台对农户的吸引力,以及农户在平台上开展线上销售的积极性。
2、电商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电商平台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电商带动了物流、包装、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例如,浙江省某县通过发展电商产业,不仅使当地的竹制品远销国内外,还带动了包装、物流等配套服务的发展,极大地活跃了地方经济。
我们可以了解到,白山镇作为庐江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全县电商发展的大局中,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推动电商经济稳步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和普及,白山镇的电商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白山镇的电商经济发展概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了解:
(一)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1、物流体系
白山镇积极响应庐江县电商物流体系建设的号召,推动“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在本地的落地实施。通过建设和完善镇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以及布局村级物流快递点,实现了物流服务的广泛覆盖和成本降低,为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2、电商服务中心
白山镇还依托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资源,为本地电商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促进了电商企业的集聚发展和能力提升。
(二)电商产业培育与品牌建设
1、优势产业开发
白山镇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如农产品种植、加工等,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网货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电商市场的商品种类,也提升了白山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电商品牌打造
白山镇还积极参与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工作,通过整合本地资源、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商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白山镇的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电商培训与人才培养
白山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电商发展需求,制定了特色培训计划并开办了各类电商培训班。这些培训班涵盖了电商基础知识、网店运营、直播带货等多个方面内容,为本地农民、创业者等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通过培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电商技能和创业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电商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为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步伐,拓宽脱贫致富新路,日前白山镇举办了电商产业扶贫培训会。此次培训主要围绕哪些人在做电商,哪些产品可以做电商以及哪些平台在做电商等展开,将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授课内容深入浅出,通过成功案例剖析和如何结合本土优势特色产品进行互联网销售的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参会人员对电子商务创业的热情,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树立了坚实的信心。“我能参加今天这个培训会,收获很大,今后自己也可以进行电商创业增收。”会后一位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开心地向笔者说道。据了解,年初以来,白山镇紧紧抓住农村电商发展的机遇,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不断推动贫困村电商产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尽管电商助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当前,农村电商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着电商反哺能力有限的关键挑战,这主要体现在品牌建设滞后、营销策略乏力以及供应链体系尚不健全三大方面。具体如下:
1、品牌建设薄弱:
农村电商普遍遭遇品牌不响的困境,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鲜明的品牌特色和辨识度。据数据统计,庐江县已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4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项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项,公共品牌使用企业也达到20余家,但相较于庞大的市场需求,地标产品数量仍显不足,产业发展规模有限,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集群效应,对周边产业及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2、营销能力薄弱:
市场推广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导致顾客粘性不强,品牌忠诚度难以提升。多数农村电商企业仍依赖价格战,通过“低价走量”的传统模式进行网络经营,忽视了品牌价值的塑造和差异化营销策略的运用,限制了利润空间和市场拓展能力。
3、供应链体系不完善:
本地农产品上下游供应链存在瓶颈,上下游协同不足,影响了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供应效率。一方面,本地企业深加工能力有限,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制约了产业增值空间;另一方面,供应链各环节衔接不畅,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和物流支持,导致产出效益不高,难以形成品质优良、供应稳定、售后完善的产业生态链。这不仅限制了本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力,也阻碍了乡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白山镇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投资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提供电商培训课程,帮助农民提升电商运营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也是确保电商助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庐江县的综合数据视角审视,2023年度(1月至12月)全县网络零售业绩实现显著增长,累计达14.99亿元,较去年同期攀升了16.84个百分点,彰显了电商经济持续回暖、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在这一积极趋势中,也映射出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虽保持在10.74亿元的高位,却面临同比微降0.37%的挑战,反映出本地农产品在电商渠道上行过程中遇到了一定阻碍,成效尚待提升。
针对电商助农面临的挑战,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需采取综合对策,以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白山镇政府和企业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政策协同与市场化运作
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农业、商务、财政等部门政策,确保一致性和有效性。在电商扶贫基础上,鼓励企业参与,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设立专项贷款、担保基金,推广信用贷款、供应链金融,降低融资成本。
(2)提升产品质量与标准化
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制定统一标准,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引导注册农产品商标,利用电商平台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支持深加工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提升附加值。
(3)完善基础设施与物流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
(4)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注重实践性和系统性;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加强职业规划,提高留存率;建立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平台,为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5)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利用区块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加强假冒伪劣产品打击,提高消费者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维护市场秩序。
《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农村电商领域绘制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核心聚焦于促进其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旨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动力,深度融合农村经济,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与此同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强调了县域电商直播基地的建设强化,旨在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乡村特色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激活乡村经济新增长点。
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地域壁垒,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构建起产销对接的高效桥梁,从而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丰富了农村经济业态。这一过程中,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农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深远的是,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还催生了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如仓储物流、包装设计、网络营销等,这些新兴业态的兴起为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同时,农村电商的普及也提升了农民的数字素养和市场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培育了新的人才力量。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渠道,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科技作为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技术支撑,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的面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科技进步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还加速了智慧农村的构建步伐,开辟了农业经营与农村治理的新纪元,为乡村振兴开辟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稳步实现。
在加速迈向农业强国的征途中,我们必须超越单纯依赖传统生产力提升的路径,转而拥抱科技创新的全面赋能。当前,我国农业领域已展现出显著的技术进步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高达96%以上,而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也攀升至74%,这些成就标志着农业科技正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农业领域内涌现的新产业与新业态,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彰显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性,正逐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驱动着对产业急需技术的深入研发以及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转化与应用。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今年的7月15日至17日期间,“三下乡”实践团队对白山镇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揭示出该镇产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鲜明特色。调研数据显示,农业、渔网制造业及服装加工等轻工业在白山镇的经济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商贸集散等传统第三产业也在镇区内蓬勃发展,展现出经济活力的多元面向。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业格局多元化,但农业产值依旧遥遥领先,稳固地确立了其作为白山镇经济核心与主导力量的地位。这一现状清晰表明,白山镇目前仍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石的城镇,其整体经济发展深度依赖农业的稳健增长与持续繁荣。然而,在探索白山镇“乡村振兴”路径的过程中,我们也敏锐地洞察到一些挑战与瓶颈。具体而言,尽管白山镇在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成功展示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先进成果,但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仍有待提升,科技赋能农业的广度与深度尚显不足。进一步观察发现,田间地头,传统耕作模式仍是主流,新型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尚未广泛普及,科技应用不足,多数农民仍沿用“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此外,通过深入访谈当地农民,我们还发现“电商”这一新兴经济形态在白山镇的认知度与普及率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对电子商务的概念知之甚少,更遑论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电商助农发展滞后。这一现象不仅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也影响了白山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因此,经过调研团队的深入考察与细致分析,针对白山镇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现状,认为白山镇在坚守农业根基的同时,亟需加速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广泛推广并应用先进技术,以全面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三下乡”团队郑重提出,应加大对农民电子商务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系统化、实用化的培训方案,确保农民能够迅速掌握电子商务的核心技能,有效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让“电商助农”成为推动白山镇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与核心引擎。
(2024年7月16日 调研团队采访当地村民对于农产品电商的了解) (2024年7月16日 调研团队采访当地村民对于电商的了解) (2024年7月16日 调研团队对农民进行访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屋建瓴地指出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强调“农业强国建设需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其深化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科技创新不仅是乡村产业兴旺、人才汇聚、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组织振兴的关键驱动力,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应始终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位置。
本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科技应用与电商助农的深度融合与发展现状。科技在农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智能化、高效化农业的无限潜力,尽管初期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与资源优化配置效果不容小觑。同时,电商助农模式的创新,不仅革新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还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效应,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发展方案,旨在进一步挖掘科技潜力,优化电商助农机制,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方案强调,需持续深化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物流体系与信息网络的建设,为科技兴农与电商助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教育与培训力度,提升其科技应用与电商运营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队伍。此外,还应鼓励农业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最终,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品质与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农业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查浩然,成波.乡村振兴背景下“三下乡”实践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的中介作用[J].智慧农业导刊,2024.
[2]戴文文.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路径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4.
[3]段卓,陈柏印,梁梦丹,等.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开展“三下乡”活动探析[J].新西部,2020.
[4]李照青,杨建春.“电商兴农”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4.
[5]沈佳.直播带货 为科技兴农“添把火”[N].山西日报,2024.
[6]邓能胜.实施科技兴农 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4.
[7]陈宇曦.在线新经济|县市长带货热背后:直播电商的带货力到底有多强[EB/OL].(2020-04-16)[2024-07-2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895267.
[8]光明网.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EB/OL].(2024-07-23)[2024-07-25].https://topics.gmw.cn/2024-07/23/content_37455086.htm.
[9]GAOHAO.智慧农田技术创新与农业智能化改造:科技引领农田革新[EB/OL].(2024-07-24)[2024-07-25].https://www.gaohaotech.com/1108.html.
[10]新华社.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2024-02-03)[2024-07-25].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29930.htm.
[11]易子菡.白山镇:“三强化”助力农业振兴[EB/OL].(2023-12-25)[2024-07-31].https://www.lj.gov.cn/zwdt/xzdt/120230607.html.
[12]吴华清.庐江县白山镇: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1-08-02)[2024-07-31].https://www.ahnw.cn/nwkx/Content/997470c6-1f10-4509-95af-b01fa2ccf209.
[13]徐济春.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EB/OL].(2024-04-26)[2024-07-31].http://nync.ah.gov.cn/snzx/sxxx/57173461.html.
[14]专家中心.省人社厅在庐江县开展专家服务基层乡村振兴活动[EB/OL].(2022-07-18)[2024-07-31].https://hrss.ah.gov.cn/zxzx/ztzl/wmcj/wmfs/8736626.html.
[15]夏明月,陈冬阳.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EB/OL].(2024-07-22)[2024-07-31].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07/22/c_1130182529.htm.
[16]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庐江县创新推广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 [EB/OL].(2017-06-21)[2024-07-31].http://nync.ah.gov.cn/snzx/sxxx/10934331.html.
[17]李红兵.安徽庐江:工厂育秧忙[EB/OL].(2024-06-03)[2024-07-31].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3A06KSR00.
[18]庐江县白山镇.白山镇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EB/OL].(2023-07-14)[2024-07-31].https://www.hefei.gov.cn/zwgk/public/16371/109067818.html.
[19]庐江新闻网.白山镇:电商产业助力精准扶贫[EB/OL].(2017-09-01)[2024-07-31].https://www.ahljnews.com/8751391/8752504.html.
[20]熊子锐.我县农村电商发展情况[EB/OL].(2024-06-26)[2024-07-31].https://www.lj.gov.cn/zwdt/ztzl/dzswjnczhsfgzgszl/120263129.html.
[21]方明安.合肥市弘方集团电商产业园项目签约[EB/OL].(2023-05-24)[2024-07-31].https://www.ahljnews.com/8227317/52324822.html.
[22]庐江老乡网.签约!总投资约1.75亿元[EB/OL].(2023-05-21)[2024-07-31].https://new.qq.com/rain/a/20230521A025M700.
[23]李红兵.安徽庐江: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正酣[EB/OL].(2023-03-01)[2024-07-31].https://www.cnr.cn/ah/ppahah/20230301/t20230301_526167953.shtml.
[24]人民网-人民日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EB/OL].(2022-06-28)[2024-08-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628/c1001-32458170.html.
[25]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论述[EB/OL].(2024-06-13)[2024-08-01].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NEW_srxxgcjjpjjsx/jjsxyjqk/zyjh/dt/202406/t20240613_1386867.html.
[26]国家信息中心.县长直播助力融媒矩阵 科学运维提升治理能力[EB/OL].(2021-03-08)[2024-08-01].https://www.ndrc.gov.cn/xxgk/jd/wsdwhfz/202103/t20210308_1269108.html.
[27]新华社.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EB/OL].(2022-02-11)[2024-08-0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2/11/content_5673141.htm.
[28]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按下“快进键”[EB/OL].(2022-02-15)[2024-08-01].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15/content_5673545.htm.
[29]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4-08-01].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3-02/13/c_1129362232.htm.
[30]新华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EB/OL].(2024-02-03)[2024-08-01].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2/id/7795321.shtml.
[31]新华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EB/OL].(2022-02-03)[2024-08-01].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2/id/7795318.shtml
作者:韩君威,张誉腾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纵横海疆,逐梦深蓝
  • “2024造炬成阳,绿伞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之行,致敬中国海军成立75周年。
  • 08-14
  •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足迹,弘扬建党精神
  • 相约彭水谋传承,共赴黄家筑未来
  • 相约彭水谋传承,共赴黄家筑未来
  • 为创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彭水县文化馆联合2名国家级、45名市级非遗传承人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外
  • 08-14
  • “电”掣行动,筑梦绿程——废旧电池回收,绘就社区环保新画卷
  • 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推普行动点亮希望之光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