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总书记‘生态’足迹,悟青年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总书记‘生态’足迹,悟青年使命担当中国青年网马鞍山6月26电 (通讯员 陈丽媛)为了追寻总书记的生态足迹,深刻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明确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和担当,2024年6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开展了一场名为“追寻总书记生态足迹,悟青年使命担当”的教育实践活动。 6月26日上午,实践小队成员们顺利抵达了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彼时阳光正明媚,天朗气清,实践小队将会在这里探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足迹,考察生态修复工程,感受生态保护的力量。踏进薛家洼生态园,入目是大片的绿色植被,清新的空气涌上鼻腔,冲击着前来参观的游客。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脏乱差的污地,曾经因为渔民的过度捕捞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到处垃圾满地、污水横流。荒芜的山坡现在绿树成荫,污浊的河流如今清澈见底,这是对生态保护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的最好见证,实践小队的成员们不禁感慨,生态保护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图为薛家洼防护林里的植被鲜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旭安 供图沿着总书记的生态足迹前行,实践小队漫步在江边防护林的生态游园里,这里遍地可见繁花似锦、郁郁葱葱,还有许多小动物生活在其中,每一处的风景都仿佛在诉说着生态保护的故事,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感受到了生态多样性的魅力,这也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命的摇篮。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长江禁渔宣传海报展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旭安 供图穿过草木葱茏的防护林,实践小队一行人来到了沿江大道。湛蓝清澈的天空与干净广阔的江面相映,实践队员们情不自禁放慢了步调,极目远眺,水清岸绿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江边支起的宣传海报展板吸引了实践队员们的注意,上面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马鞍山长江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批示,近年来,马鞍山市以长江东岸生态修复为突破口,对全市开展了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长江沿岸应绿尽绿,将薛家洼打造成马鞍山市的“城市会客厅”。实践小队从中了解到,2019年以来,马鞍山市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政府“六无四清”要求(即无一条捕捞渔船、无一副捕捞网具、无一个捕捞渔民、无一起捕捞生产、无一起非法偷捕行为、无一条野生江鲜在安徽上岸买卖,做到问题清、原因清、整改清、责任清)集中攻坚,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长江禁捕退捕任务。为了让渔民平稳转产上岸,马鞍山市政府加大了政策帮扶力度,切实做到“四有一畅”,即:有房住,有工作,有社保,有学上和心情舒畅。渔民积极参加生态项目,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也让实践小队成员们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既要满足当下的需求,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环境。图为实践队员在薛家洼参观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旭安 供图对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大致了解过后,实践队员们感慨颇多,众多环保工作者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守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后,实践小队简单采访了薛家洼生态园的相关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包括薛家洼在内的生态环境系统采用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全面摸清环境质量状况,开展环境风险预警,研判环境形势发展。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为生态保护的相关研究,感受到了对生态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激发了实践队员们探索未知和为生态科学贡献的热情。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将生态保护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知识和热情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陈丽媛    来源:新闻纪实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纵横海疆,逐梦深蓝
  • “2024造炬成阳,绿伞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之行,致敬中国海军成立75周年。
  • 08-1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