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始终是维系生命存续、保持社会稳定的根基。每一粒种子的发芽,都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与繁荣。然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也潜藏着挑战与危机。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极端异常天气发生,粮食生产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可持续策略。从精准农业到水资源管理,从种子科技到绿色储存,每一项进步都是对粮食安全的守护。今天,让我们共同关注这场无声的战斗,了解粮食生产背后的故事。
郑州大学践行者团队从粮食安全出发,探索大国粮策。第一站,团队成员们首先来到了原阳县官厂乡,对当地农业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探究当地人民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01
访问基层政府
官厂镇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郑州、开封、新乡三角中心腹地。南滨黄河,北望太行,黄河大堤穿境而过,东西绵延直跨106、107国道,距省会郑州约50公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图1 团队成员采访官厂镇副镇长娄飞波
娄副镇长在向团队成员的介绍中提到,官厂镇特别注重优质高效农业的开发,如今已经形成了三个特色农业区:堤北万亩水稻种植区,中滩优质小杂粮种植区和万亩保护地蔬菜瓜果栽培示范区。
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种质资源的提升,新的种植技术的应用以及农机技术的推广,官厂镇的亩产量也正在逐步提升。在农作物收获的季节,镇政府不仅积极引进外来机械设备,保证收割进度;而且及时对接收粮大户,保证粮食收割、销售环节的顺利进行。
娄副镇长还提到,目前当地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粮食价格依然偏低,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低,对于粮食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图2 团队成员与官厂镇娄副镇长合影
02
探访乡镇企业
近年来官厂镇农业企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以福源奶牛有限公司、新通养殖场等为代表的农业企业。与此同时,全镇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86个,包括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粮食购销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等,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服务。在娄副镇长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前往了原阳县广仁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与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进行讨论交流。
图3 团队成员采访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
在交谈中,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为团队成员介绍,厂内主要经营小麦、玉米、大豆三种主要作物,合作社对每一批粮食都会进行质量抽样检测。随后,负责人李平方带领团队成员亲身体验如何进行粮食质量的检验。
图4图5 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和团队成员
一起进行小麦质量检测
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也讲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当地的粮食生产,例如每年暑期的强降雨,会对当地的粮食生产与销售造成诸多挑战。但是为保证粮食安全,国家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粮食生产,出台了诸多政策补贴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对于农业的前景,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最先想到的便是机械化助力农业发展。在粮食生产行业,机械化可以省时省力,为粮食生产带来诸多便利。随后,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合作社所使用的大型机械,为团队成员讲解其用途。
图6 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为团队成员讲解大型机械用途
在合作社的走访调研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当地虽为粮食大镇,然而对于粮食的深加工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粮食产业链较短,无法对生产后的粮食进一步提高附加值。针对这个问题,团队成员们认为官厂镇仍需加强对当地粮食深加工企业的支持,完善其粮食产业链,为当地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图7 团队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李平方合影
03
走进农村农民
团队成员在完成对镇政府与合作社的调研后,选择深入基层,对当地住户进行走访,更深刻的了解当地农业和农民的具体情况。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官厂镇大李厂村村委会,对李书伟村长进行了走访,李村长向团队成员们讲述了当地在面对各种灾害,例如:大风、强降雨、大火等,的各种应对措施。当地会在灾害来临前进行紧急通知,并动员村民进行抢收避灾;与此同时,当地也设置了专门的巡逻人员,在小麦、玉米收获期间,着重监管防止火灾等灾害发生。
图8图9 团队成员采访大李厂村李书伟村长并合影
团队成员在对李书伟村长的询问中,具体了解了国家对于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例如每亩土地都会有固定补贴以及作物倒伏补贴,而且各种补贴也在逐年增长。农业的保险也逐步完善,参保率达到了70%左右,农民的种粮风险在逐渐降低。
图10图11 团队成员对大李厂村村民进行走访
而在对村民的走访中,团队成员们也了解到了另一个问题:农用物资的价格较高。在农业生产中,农资的投入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而村民们向我们讲述到,由于化肥,大型机械等农资价格较高,农民陷入了不使用则产量低、收成少,使用则成本高收益少的困局,虽然国家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是仍然普遍存在着此类问题。
图12 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玉米长势
结语
而要打破这个困局,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同时发力,国家要综合施策稳价保供,利用好农业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同时采取储备肥投放市场、保障化肥企业开工等措施,推动农资稳价保供。地方政府则要配合国家政策,引导地方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变,保障农民的收益,提振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并建立产销对接机制,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政策。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只有实施有效的“大国粮策”,保障好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才能保障好粮食安全。
万象“耕”新,大国“粮”策,践行者们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