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18日电(通讯员 董伊 吴桐雨)7月5日至8日,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寿邻封爱国教育实践团深入长寿邻封镇进行以“观邻封发展,忆红色历史,乘时代浪潮”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开展科普课堂、与村民共制护手霜和香皂,同时还前往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家庭,了解抗美援朝历史。
首先进行的是科普课堂“牙齿保卫战”环节。开始前,参与的居民很自信地表示:“刷了一辈子牙我还能不会?”而在队员科普了巴氏刷牙法后,他才惊呼道:“原来我一直刷牙刷错了!”并主动学习了牙齿被腐蚀的原因、牙齿健康标准、常见疾病预防方法以及科学保护牙齿的方法。
图为科普课堂上成员演示巴氏刷牙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伯彦 摄知识科普后,实践团成员组织开展化学趣味实验,给居民们讲解制作护手霜的原理和方法,并且带领居民们动手实践。在队员的讲解、帮助下,居民们成功地将橄榄油、乳化剂、甘油、纯净水按照10:6:5:72的比例和适量香精搅拌均匀,最终得到了奶油质地的护手霜。邻封镇的居民们在实践中感受化学魅力,充分了解到日常生活用品中蕴藏着的化学知识。
课堂的最后,实践团成员还举行了化学常识知识竞答活动,负责向居民们科普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其中,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去除水垢、灭火、消毒、铁器生锈等常识中的化学原理,让百姓了解化学等科学知识,真正做到了“让化学融入生活,让化学服务生活”。
图为科普课堂上居民们回答知识竞答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伯彦 摄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团前往慰问抗美援朝老兵明朝品老先生。成员们一抵达老先生的家,就受到了他及其家人的热情接待。随后,成员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并表达了对老人家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后,便围坐在老人身边,带着崇敬与敬仰聆听老人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那是1956年,团里带着我们一起去朝鲜,”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露出怀念和自豪的微笑,用他颤抖而坚定的声音将那段光辉的岁月娓娓道来,“我们在长寿区集结,宣誓要保家卫国,随后被分配到了六十三师,负责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
在朝鲜的日子里,明爷爷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但最让他难忘的,却是那段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时光。他还特别提到,自己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在无线电通讯领域崭露头角,最终超越了有些有高中学历的战友,成为了团队中的佼佼者。
图为成员聆听明朝品老先生回忆往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桐雨 摄谈及在朝鲜的挑战,明爷爷显得格外平静。实际上作为指挥员,他们的任务繁重且艰巨,不仅要指挥野炮、山炮等火力支援,还要确保通讯畅通无阻。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伪装,全靠电台传递指令。不过他也赞同,正是这样的环境锻炼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最后,当被问及这段经历对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时,明爷爷感慨万分。“那段岁月虽然艰苦,但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说,“作为志愿军的一员,我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明朝品老先生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抗美援朝老战士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加深了实践团成员们对抗美援朝历史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实践团的代表们与明朝品老先生及其家人合影留念,留下了这温馨而难忘的一幕。这次慰问活动不仅是对老英雄的致敬和关怀,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一次深刻教育和洗礼。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明朝品老先生及其家人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桐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