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河海大学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小队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18     阅读:
    为积极响应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开展的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号召,河海大学生态部淮河局考察宣传小队在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与河海大学里尔学院的组织领导下,于7月3日-7月8日深入安徽蚌埠,以“淮河生灵探,动保理念传”为主题,在淮河南岸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小队的实践以研究淮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淮河河段的局部细节为抓手,进而延伸至长三角流域内的生态状况及治理方向,学习了解国家对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以及保护,最终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淮河生态治理的成效。小队综合运用人物访谈、问卷调研、实地考察、场所走访等研究方法,躬身实践,求真务实,先了解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知识,再深入基层向大众宣传,呼吁更多人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小队成员通过采访,了解淮畔居民们对于淮河整治的建议与反馈,进而反哺当地,尝试构建“上意下知,下情上达”的联合治淮新局面,以冀为淮河治理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01 深度访谈
     在实践的前两天,小队成员分别前往生态环境部淮河局以及蚌埠水文站进行人物访谈,在探秘百年老站治淮历程的同时,学习现代生物多样性调研方法,并聆听老治淮人们对于生态治淮的建议与展望。在与生态部淮河局杨刚老先生的访谈中,小队从宏观上了解了淮河水污染的治理历程、半个世纪以来淮河生态文明的建设成就与淮河水质保护和管理的三大阶段。在蚌埠水文站的深度访谈中,我们从治淮人口中了解了半个世纪以来,水文站作为一线基层单位,在生物调研方法、绿色航道建设、仪器设备、人员组织等多方面的变化与成就。站长向小队成员介绍了仪器设备的更新迭代与国产化历程,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着重介绍了鱼道的建设以及水质向三类饮用水的转变。
     02 实地考察
     实践中期,小队成员在大致了解淮河流域分层抽样的生态指标调研方法后,与生态部淮河局的科研人员们前往淮河南岸的采样船上进行实地操作考察。小队成员先旁观了科研人员对于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微生物三大生物指标的分层取样操作流程,并基本掌握了科学取样方法和流程运作机理,学习了从清洁消杀、调试仪器的先行准备工作到清理收纳、分拣储运的后期处理工作的操作要点。随后,小队成员们动手操作,体验科研人员的工作内容。
(小队成员观看科研人员取样操作)
 
    为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综合把握淮河流域生物状况,在登船体验了流域生物分层采样的基层工作后,小队成员前往蚌埠闸及周边生态园,希望在了解蚌埠闸的水利效益的同时对闸区鱼道、生态养殖区等配套设施的生态效益进行调研,从而与采样船上所观测到的生物状况相印证。
(小队成员学习闸门运作机理)

    小队成员实地考察了蚌埠闸,在工作人员的介绍演示下,小队成员学习了蚌埠闸的开关闸方式以及升船机运作机理,并在调度中心的演示中了解到蚌埠闸的关键作用和运作成效,及其防患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建设思路。随后,小队前往蚌埠闸生态园,探访鱼道监测处。工作人员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目的讲起,详细介绍了鱼道的规格、落差、过鱼效果、后续建设等内容。工作人员也为我们一一展示介绍其他关键数据,如鱼类洄游方向、通过时间、体型速度等,分析展现了淮河各类生物的动态生存状况。
(鱼道拍摄图)
 
    03 水利探访
    实践后期,为深入了解淮河生态治理的光辉历程以及流域生物特征的演变过程,小队先后探访了蚌埠市档案馆、蚌埠市博物馆及蚌埠市城乡规划馆。在蚌埠市档案馆中,小队成员了解了从黄河夺淮,到毛泽东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再到三次循序渐进的治淮高潮,传统治淮的建设任务大致完成的历史,深刻体会到了从古至今治淮人们前赴后继的努力与代代传承的治淮精神。随后,,小队又分别探访了蚌埠市博物馆及蚌埠市城乡规划馆,从中发现了“河城联动”的规划方式,也对淮河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效益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小队成员观看生态淮河宣传片)
 
    04 问卷调研与生态宣传
    小队成员来到淮滨公园,设置了一系列关于对淮河治理成效、淮河生物多样性的评价与建议的问题,从人群中选取了40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进行采访。老淮河们畅谈淮河变迁以及生态状况,随后就淮河本身治理方向、淮畔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问卷调研结束后,小队成员为受访者发放了40本有关新污染物及生物多样性的宣传书册,并结合淮河具体生物状况向受访者进行宣传介绍,简要说明了淮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之一,其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小队成员采访淮滨公园附近居民)
(小队成员分发宣传册)
 
    05 总结
  “圣人治世,其枢在水”,历史上数次黄河夺淮的影响以及淮河本身的落差分布特点使得淮河成为新中国治水工作的重难点之一。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半个世纪的治淮历程以来淮河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及由于生态退化及全球性气候变化,淮河流域四大家鱼资源、底栖生物及微生物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我们通过科普与宣传,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淮河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持淮河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作者:河海大学生态部淮河局考察宣传小队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情系桑榆,“兴”火“乡”传
  • 2024年8月1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情系桑榆,‘乡’约振兴”实践队怀揣着青春梦想、洋溢着盛夏激情,以社会实践为桥梁,结合所
  • 08-18
  • 巴山筑梦丨清华大学“巴山筑梦”支教调研支队走进平昌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