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色达支教与文化调研:佛学院与石刻唐卡的独特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22     阅读:
  (通讯员 唐俪瑜 刘振鹏)为深入挖掘与传承民族文化瑰宝,西南石油大学文化探索与社会实践团队——“雷梦逐光支教队”,于7月12日抵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城小学,深入基层,开展了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在色达县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开设了多门支教课程,涵盖了人文、艺体、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志愿者们还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教育需求,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于色达县城小学授课场景
  他们不仅带来了知识的种子,支教活动之外,志愿者们在著名的五明佛学院及周边的石刻唐卡工作坊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调研活动,为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调研活动以“守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艺术”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促进青年学子对藏传佛教文化及传统手工艺——石刻唐卡的了解与认识。色达五明佛学院,这座被誉为藏传佛教圣地中的圣地,以其神圣的气质和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志愿者们有幸参观了这座佛学院,亲眼见证了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金碧辉煌的大殿,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僧侣们的虔诚信仰。他们穿梭于错落有致的红色僧舍之间,聆听僧侣们诵经祈福的悠扬声音,感受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庄严。在学院导师的引导下,调研团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修行体系,还亲身体验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参观藏传佛教图书馆等。在图书馆中,讲解员耐心细致地为志愿者们介绍其中典藏,图书馆中氛围宁静平和,讲解员和馆内学员的真诚对话让所有人感受到藏文化的魅力,为后续的文化调研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五明佛学院”
  调研过程中,“雷梦逐光支教队”的成员们记录了佛学院内的建筑风格、壁画艺术及宗教仪式,深刻体会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石刻唐卡工作坊中,队员们亲眼见证了艺术家们如何在一块块平凡的石头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佛像与图案,再经过上色、描金等复杂工序,最终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的过程。此外,志愿者们还对色达的石刻唐卡艺术进行了调研。唐卡作为藏族人民特有的绘画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在色达,唐卡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无论是寺庙的壁画还是民间的唐卡作品,都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调研时,结合佛学院内壁画等,当地负责人与队员们讲解了很多有趣的佛教知识,队员问:“壁画中白色海螺有什么象征寓意呢?”负责人答:“‘右旋白海螺’,藏语称‘东嘎’,象征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表示佛音吉祥,周遍世界,是好运常在的象征。”……一问一答中,队员们对藏传佛教的了解,更上一层楼。
  图为“石刻唐卡作品展示”
  除了实地考察与学习,团队还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队长王炳科表示,此次色达之行不仅让他们对藏传佛教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得带回校园,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色达文化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通过此次支教和文化调研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为色达县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光芒,还深入了解了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他们表示,将把这次经历作为宝贵的财富,继续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色达、关注色达,共同推动这片土地的文化繁荣和发展。西南石油大学的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和“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为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唐俪瑜 刘振鹏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教育点亮未来”——雷梦逐光支教团队的坚守与实践
  • 色达支教与文化调研:佛学院与石刻唐卡的独特魅力
  • 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环境保护
  • 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环境保护
  • 为推动青春力量参与环保事业,增强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助力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绿色先锋队于8月1日在江
  • 08-22
  • 【暑期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宁波乡村振兴新征程
  • 南京审计大学实践团队对基层服务中的民生需求落实机制的实践
  • 迳心茶香飘四方,青峰智慧助振兴——青峰百千万突击队赴云浮迳心村暑期“三下乡”社会
  • 【数学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感海军之震撼,明强国之必要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