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炎夏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揣着对乡村的深情与热爱,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征程。本次活动以“情系桑榆,‘乡’约振兴”为主题,旨在通过文化宣传,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启程篇:梦想启航,心系乡村】
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校园,城建学院的志愿者们整装待发,带着精心准备的物资和满腔的热情,踏上了前往中源乡的路途。沿途的风景虽美,但志愿者们的心早已飞向那片等待他们播种希望的土地。他们深知,这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
【实践篇:分队出发,调研乡村】
抵达目的地后,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将活动分为村民、协会、游客三个小组,分别展开工作。
村民组:晨光初照青山时,村子上空便已经升腾起袅袅炊烟。农家乐经营者胡阿姨向队员们说到:“乡镇府大力支持农家乐的发展,路越修越好,还多了很多休闲步道和凉亭,变化可大了!以前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在家务农,靠天吃饭几乎没什么积蓄。现在靠着低息贷款政策家家户户建起新房,都经营农家乐,一起致富,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我们为了服务好游客,每天要很早起来备菜、打扫,虽然辛苦,但是有回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通过和村民交谈,中源乡农家乐的实际经营情况在队员们心中更加具象化。

协会组:通过访谈,队员们了解到中源乡在乡村振兴和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政策背景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避暑旅游,由最初的暑期房屋出租发展到后来的避暑康养民宿,由三坪村单一发展到实现中源乡全面资源整合,各村联动发展,真正将“凉资源”转变为“热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演绎出了脱贫攻坚的精彩传奇。

游客组:来到中源乡避暑的游客多为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接住“银发社会”所带来机遇的同时,中源乡避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爷爷您在中源乡还适应吗?住得安心吗?”“奶奶您觉得中源乡这边的娱乐活动多不多?会感觉无聊吗?”“您觉得中源乡这边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一声声关切的询问中,老年游客们也乐于敞开心扉同队员们交流。

【收获篇:青春无悔,收获满满】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转瞬即逝,但留给志愿者们的却是无尽的收获与感动。他们不仅看到了乡村的变化与发展,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团结协作、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一时代强音,为乡村的振兴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语】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厚重。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青春的足迹,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