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童心共绣非遗梦,瓯绣鼓韵传薪火——浙外学子赴瑞安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27     阅读:
  童心筑梦,古脉今承。2024年7月,浙江外国语学院“瑞安童行者小队”开启了志愿服务之旅,以瑞安非遗文化为主线,志愿团队深入温州瑞安当地的党群文化服务中心,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了“瓯绣之美”“鼓韵新声”“南戏探秘”等主题活动。团队设计跨学科学习项目,为青少年提供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背景的学习平台,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体验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团队合照)
  在瑞安非遗馆,志愿团队展开了一场非遗文化的探索之旅。非遗馆丰富的藏品和讲解员生动的介绍,让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技艺进行对话。志愿团队还与讲解员交流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挑战,增强了对当地非遗文化的理解,并决心投身到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中去。

(讲解员为小队成员介绍活字印刷)
  在深入探秘南戏的过程中,志愿团队有幸采访到瑞安南戏剧团的负责人。她以满腔热忱,向团队成员描绘了南戏的舞台风采及经典剧目。谈及南戏的未来展望,负责人指出:“南戏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创新。我们需审慎地筛选以及改编传统剧目,推陈出新,同时积极创作贴近当代生活、映照时代精神的新编南戏作品,以此让南戏焕发新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让南戏的故事继续悠扬传唱。”

(成员与南戏剧团负责人访谈照片)
 
  志愿团队通过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调研,在深入了解非遗知识、技艺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设计了瑞安非遗文化系列课程,联合高楼镇龙腾村党群服务中心、瑞安市三十七度举办了以瑞安非遗为主题的儿童夏令营,将所见所学落到实地。

(儿童非遗夏令营大合照)
 
  夏令营活动期间,志愿团队为学生们带来瓯绣、鼓词与南戏的非遗文化课程。瓯绣的悠久历史加深了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小组演唱伴奏瑞安鼓词视频《武松醉打蒋门神》让学生们感受到鼓词的魅力;南戏课堂上的欣赏戏曲、脸谱绘制与服饰设计,展现了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

(团队成员带孩子们学唱鼓词)
  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回声,是时代的呼唤。在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和体验这些非遗艺术的过程中,志愿团队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热爱。团队成员将以这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坚定文化传承的信念,用生动的形式助力文化的传承,重现过去、启迪现在、创造未来。
作者:瑞安非遗童行者志愿队    来源:瑞安非遗童行者志愿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慧”吃“慧”喝,共绘节粮新风尚——塔里木大学用“粮”心做“膳”事宣讲团
  • 珍惜盘中餐,节粮降损耗——塔里木大学用“粮”心做“膳”事宣讲团
  • 书法与美食碰撞,节粮与护粮共辉——塔里木大学用“粮”心做“膳”事宣讲团
  •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奔赴焦桐兰考,弘扬裕禄精神
  • 粮绘家乡美,节粮新“食”尚——塔里木大学用“粮”心做“膳”事宣讲团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