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钟霞 周芹 曲广一)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为乡村种植和收获业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持,7月30日,江苏大学“烟墨漂移”团队来到了湖北省恩施市望城坡村开展暑假社会实践。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烟草种植的核心区域,丘陵山区的地形限制了很多大型机械的作业,只能由人工进行移栽。但这种传统的移栽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且难以保证移栽的质量和一致性,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

图为实践团队来到恩施望城坡村烟苗种植基地,大面积人工田间移栽实况。 钟霞 供图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烟苗的培育基地。烟苗在大棚里进行无土栽培,在可以移栽的时候,需要把苗盘里的烟苗一一取出在运送到地理进行移栽作业。

图为烟苗培育环境。钟霞 供图
烟苗取出的过程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烟苗的移栽期是很短的,错过了最佳的移栽期,也会导致收获率降低。在考察的过程中,团队与当地的烟农进行了深入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实践操作中的痛点,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方向。团队仔细观察了烟田的地形、土壤状况,以及现有的移栽模式,记录下每一个可能影响机器性能的细节。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测量烟苗参数。钟霞 供图
实践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借鉴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移栽机构的结构设计,到动力系统的选择,再到控制系统的研发,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试验。为了确保机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我们还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改进设计,我们的烟草自动化移栽机器逐渐成型。它具备了精准定位、高效移栽、自动浇水施肥等功能,能够大大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移栽效率和成活率。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探讨设计思路。周芹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