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智慧化类型与发展情况,同时调研参观者对于博物馆智慧化的意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和信控学院调研团于7月11日赴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开展参观调研活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坐落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滨河大道中华石鼓园内,是一座集收藏、研究与展示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我国最大的青铜器专题博物馆。该博物院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宝鸡市文物历史陈列室,历经多次迁址与扩建,最终于2010年在新址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迅速成为宝鸡市的文化新地标。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面积达3.48万平方米,气势恢宏,设计灵感源自青铜器出土的场景,采用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寓意着宝鸡悠久历史文化的尊崇地位。博物院内部设有文物库房、展厅及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等,其中展厅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多样,总数超过48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3245件,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著称。
博物院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系列。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通过“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四个部分,展示了宝鸡地区出土的1500多件商周青铜器,包括国宝级重器如何尊、逨盘、秦公镈等,让观众领略到古代青铜文化的辉煌。此外,博物院还设有“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等多个常设专题展览,进一步丰富了展览内容,深化了对宝鸡地域文化的解读。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不仅注重文物的展示,还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博物院年均举办10余个临时展览,涵盖自主策划的原创展览和引进的交流展览,如《文物里的中国》展览,就被国家文物局推荐为优秀文物陈列主题展。这些展览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其作为一座集学术性、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殿堂,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游客的心中,累计接待的960多万人次游客,不仅见证了这座博物院的巨大魅力,也反映了公众对于探索历史、感受文化深度的热切渴望。这些游客中,既有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他们在此探寻青铜文明的奥秘,也有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通过生动直观的展览,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藏品和精心的展览设计,更在于它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化交流活动和公共教育活动,博物院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还激发了大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整体进步。
展望未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技术等,创新展览形式,提升观展体验,让古老的青铜文化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博物院还将加强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青铜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