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悬乎,薪火永续”,7月22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南京纵队走进该校国医堂,向针刀中心特聘专家李开平教授学习了解针刀医学,探索中国传统医学的魅力。
针刀医学作为一种将传统中医针灸与现代外科手术刀相结合的新兴疗法,在中国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开平教授介绍,针刀医学是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借鉴西医的解剖学原理,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微创治疗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针灸疗法,针刀医学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针刀器械,它既具有针的细长特性,又兼具刀的切割功能。这一创新器械的应用使得针刀疗法在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顽固性疾病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在针刀医学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精细解剖定位、立体解剖定位、动态解剖定位、体表定位等方法,运用针刀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称为针刀疗法,是针刀治疗学的总称。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丰富,包括闭合性手术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筋膜学、生物力学、神经生理学等等。作为一种新型外科疗法,针刀医学在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骨质增生性疾病方面有显著优势。
在对李开平教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因针刀医学需较深的医学理论实践基础,其传承对象主要为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务工作者,门槛较高。导致了针刀医学的人才培养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较为滞后。此外,针刀医学所提出的一些新理论新认知虽然已普遍应用且效果良好,但仍缺乏基础研究的科学性支持,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谈及针刀医学的临床应用时,李开平教授列举了多个针刀疗法的适应症,包括颈椎病、腰椎病以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强调了针刀医学在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周期方面的优势。
为展示针刀医学的治疗原理及过程,李教授亲身展示了运用针刀治疗患者腱鞘炎的全过程,通过微创针刀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切割,以达到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病变组织修复的目的,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治疗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大大增加,病变部位得到明显地改善。治疗过程中,李教授强调针刀技术治疗腱鞘炎能够一次性解决问题,减少了反复治疗为患者所带来的压力。
采访的最后,李开平教授谈到了针刀医学面临的挑战,如社会认知度不高、标准化程度不够等。同时,他也对针刀医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针刀医学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此次采访,小队成员对针刀医学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李开平教授的经验和见解为小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更为薪火实践团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相信随着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针刀医学将会在现代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