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文化润泽乡野,党建引领振兴

发布时间:2024-09-04     阅读:
  怀揣着对乡村的深切情感与对知识的深切渴望,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乡村实践团,于8月15日炎炎夏日中启程,前往泰兴市毛庄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以青春的活力和满腔的热情,深入乡村基层,致力于探索以文化为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新策略。此行,他们将亲眼见证党建引领下,乡村经济如何焕发勃勃生机,美丽乡村图景如何徐徐展开,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一、初识毛庄,望乡村新貌
  汽车缓缓驶入毛庄村,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农舍、绿意盎然的田野……美丽的乡村风光让同学们感受到新鲜的气息。到达后,团队首先参观了毛庄村村委会,这里是乡村治理的核心,也是了解毛庄村的第一站。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汪子涵 供图
 
  走进村委会大楼,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大厅里,一块块展板详细介绍了毛庄村的历史沿革、发展成就与未来规划。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村民调解委员会、电商服务中心、乡贤馆、村史馆及村务公开栏。
  在村民调解委员会,同学们了解到这里是解决村民矛盾纠纷的重要场所,体会到乡村治理中“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有机结合。
  电商服务中心通过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将毛庄特产销往全国,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购物车的无缝对接。
  乡贤馆和村史馆展示了毛庄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乡贤馆中陈列着历代乡贤的生平事迹,村史馆则记录了毛庄村从贫困到繁荣的历程。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村庄的发展变迁。
  村务公开栏会定期公布村庄的财务状况、政策文件及重要事项。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深入访谈,聆乡村心声
  为了更深入了解毛庄村的振兴之路及村民生活,同学们与村民代表和驻村干部进行了友好访谈。
  几位村民代表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村庄的变化。从过去泥泞的小路到如今的水泥大道,从破旧的土坯房到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种植养殖技术,村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驻村干部,包括村委会主任和乡村振兴指导员,详细介绍了毛庄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他们谈到,在面对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时,毛庄村通过土地外包和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又推动了经济多元化发展。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访谈中,同学们与驻村干部还讨论了毛庄村未来的发展规划。毛庄村将继续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和党建引领美丽经济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希望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优秀人才和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三、实地探访,见特色产业风采
  为直观感受毛庄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同学们前往红梅特色文旅产业园和鱼塘进行了实地探访。
  图为夏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梅林  汪子涵 供图
 
  午后,实践团队来到毛庄村特色产业园区——红梅特色文旅产业园。尽管正值盛夏,红梅尚未开放,但整个产业园已展现出勃勃生机。错落有致的梅树间绿意盎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季风貌。同学们在乡村振兴指导员夏主任的带领下,漫步园区,对红梅的种植和养护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夏主任介绍,毛庄村的红梅不仅有观赏价值,更因其经济价值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许多梅树被精心培育后,远销各地。
  毛庄村红梅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独特——集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相辅相成,推动了产业园的繁荣。村集体通过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确保红梅种植的规模与品质,同时通过集体分红保障了留守老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鼓励企业家承包土地,引入先进技术、市场资源和青年劳动力,实现产业升级与品牌打造。这种模式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规模效应,又激发了私营经济的活力,大大缓解了青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升红梅特色产业的知名度,毛庄村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烧烤节成为亮点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夏主任介绍,未来将举办更多以红梅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梅花摄影展、诗词朗诵会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鱼塘是毛庄村的另一道风景线。水质清澈、鱼肥环境优美。鱼塘养殖作为毛庄村的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得到快速发展。传统养殖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了养殖效率的显著提升。科学喂养和水质监控技术保障了鱼儿健康生长,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其贯穿于渔业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鱼塘吸引游客前来垂钓,并体验渔业生产和农耕文化。渔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也得到了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夏主任表示,未来还将引进水上滑板等娱乐设施,进一步开发文旅产业。
  图为毛庄村的鱼塘养殖风光  汪子涵 供图
 
  四、感悟思考,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通过对泰兴市毛庄村的实地考察与深入调研,同学们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毛庄村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毛庄村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红梅特色文旅产业园和水产养殖业两大支柱产业。这些特色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脱贫攻坚成果显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实施精准脱贫策略,毛庄村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与产业多元化齐头并进。村民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脱贫致富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党建引领与文化赋能相得益彰:在毛庄村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了核心作用。村党组织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文化赋能作为重要力量,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提升了毛庄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村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在党建引领和文化赋能的双重作用下,毛庄村村民的精神风貌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勤劳致富、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蔚然成风,淳朴的乡风构建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此次实践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无论是村委会的决策执行,还是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在面对老龄化和劳动力外流的挑战时,党员干部们迎难而上,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径。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融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村民共同奋斗,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文化赋能对毛庄乡村振兴也有着重要意义。毛庄村淳朴的乡风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塑造了村民勤劳、善良的品质,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文旅产业的兴起体现了文化赋能的直接作用,毛庄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打造了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成为脱贫致富的一大助力。最后,同学们对毛庄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毛庄村应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地与持续推进。同时,继续深入挖掘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充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与发展潜力,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这些建议为毛庄村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最后,同学们表示要将这次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悟与更多的同学分享,以此为契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 何睿奇)
作者:何睿奇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暑期社会实习实践——赏剑风瓷韵,扬文化自信
  • 文化润泽乡野,党建引领振兴
  • 文化润泽乡野,党建引领振兴
  • 怀揣着对乡村的深切情感与对知识的深切渴望,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美丽经济”乡村实践团,于8月15日炎
  • 09-04
  • 青春启航,智绘财商
  • 青春启航,智绘财商
  • 2024年8月13日,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小青柠志愿队,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杨村社区成功开展“财商教育进万家”实践活动,化身
  • 09-04
  • 探寻民族底蕴,感悟历史之美
  • 探寻民族底蕴,感悟历史之美
  • 7月26日,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了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 09-0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