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垃圾困境,共建绿色中国“圾不可待”调研团队响应国家号召,共建绿色中国,开展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梳理公共治理理论体系和垃圾分类治理相关调研,调研团致力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为国家发展过程中有效摆脱“垃圾困境”,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经验和实践方案。
“圾不可待”调研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普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本次调研团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情况或征询意见用于收集大量参与者的意见、态度、观点和行为等信息。采用简洁明了的问题,提高完成率和数据准确性,使用通俗语言,避免引导性问题。步骤如下:
- 明确目标,构建清晰结构
- 预测试与修改,优化问卷
- 注意问题类型选择,确保数据有效收集
(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分类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小区的生活垃圾主要采取传统人力回收方式。每单元门口设置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垃圾桶,由保洁人员每天定时定点分拣,装至垃圾车带回垃圾处理厂,通过填埋、焚烧、高温堆肥等方式做进一步处理。我国现行的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仍然以卫生填埋为主。截至 2019 年底,国内直 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 经接近 70%。其他地级以上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还在推进中。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9 年全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 24206.2万吨,截至 2019 年末,全国设市城市共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1183 座,日处理能力 86.99 万吨,无害化处理量 24012.8 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9.2%。结合中商产业研究院的估计,2021 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量和处置量分别可达 26707.5 万吨和 26913.4万吨。如图 1此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996 - 2022我国生活垃圾一直在增加,垃圾分类刻不容缓。
图 1此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996 - 2022
调研团在14个城市进行线上调研,分别是昌吉,赤峰,大连,哈密,邯郸,菏泽,济南,黔西南,青岛,沈阳,石家庄,威海,潍坊,乌鲁木齐。得出不同城市对垃圾分类制度满意度不同,其中威海的满意程度最低,昌吉整体满意程度较高。
地理因素对垃圾治理影响较大,同时居民评判标准不同,与当地文化程度有关。基于调研方向与文化程度无关,此次调研不进行升入调查。如图可知样本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差异较大,各个地区垃圾分类程度参差不一。
图 2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满意度
调研团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越大对居住地垃圾分类情况越了解,其中,25-35年龄段的样本对社区垃圾分类习惯了解程度最低,根据调研团进一步分析这和这个年龄段工作时间较长,压力较大,对社区垃圾分类活动不感兴趣,觉得无聊,同时垃圾分类小区宣传地点和时间大部分会因为工作耽误,作息不稳定等原因。
图 3年龄与垃圾分类习惯
根据调研团调研,如图 4 年龄与自愿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率可以看出25-35年龄段的年轻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愿并不高,15-25是本次样本中参与度最高的群体,他们年龄较小,也是调研团调查的最大样本,15-25岁正是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的最好时机,这个群体参与度恰恰是最高的,政府应该特别关注,打破垃圾处理服务可免费享有的传统,以“污染者付费”为原则建立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对居民的垃圾投放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
25-35年龄段的样本是调研样本第二大样本,也是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应该关注他们心理因素,为其专门制定双边政策,避免政府和落实社区单边努力的尴尬境地,双赢政策是双方利好的大好局面,同时也是当下年轻人最能接受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不能太过繁琐,缺乏实操性,同时也应该关心年轻居民的想法,基于当下25-35年龄段的年轻居民大部分空余时间在社交平台目前可以实行积分兑换或小视频宣传等方式。25-35年龄段的年轻居民的消费方式更倾向于小程序,外卖平台兑换卷,可与利用这特性将表现良好的居民选择性发放外卖配送减免卷或采用积分方式兑换受欢迎的周边。大大提高25-35年龄段的年轻居民对垃圾分类兴趣和参与度。
图 4 年龄与自愿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率
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同时包括居民、企业、专家、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不同群体的参与,摒弃传统的单一政府主体管理模式,强调政府与居民、企业、专家、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间的“双向互动”。
此时,过于严格的处罚措施,虽然有助于提高分类的准确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不便。所以投放指引清晰度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以及对社区和政府满意度都有重大影响。在下图我们发现越清晰的投放指引会增加居民的满意度,探索发现,几乎没有完全不明白垃圾是如何投放的,这点是政府和社区措施简明,易懂良好效益,应该保持。
图 5投放指引清晰度与社区满意度
政策满意度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如图,在垃圾分类政策的公民满意度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调研团通过对14个城市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民众生活质量与垃圾分类政策的满意度关系密切。这表明较高的政策满意度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制作海报。
调查问卷时,居民群众反映现在社区垃圾分类机制的问题,在社区内部设立奖惩机制,最后通过问卷数据统计提出改进意见,共治美好社区,实现代际平衡。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团队更加坚定推进垃圾分类机制,使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