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精神坐标,汲取模范力量

发布时间:2025-01-21     阅读:
       为助力青少年精神品格的发展,学习先进模范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墨香传古韵,文化绕新辉”实践队于2025年1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孔繁森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学习孔繁森同志为祖国发展奋斗一生无私奉献的品质。
       实践队一行抵达孔繁森纪念馆后,首先应目眼前的便是纪念馆的六个部分分别为“齐鲁赤子”“汗洒雪域”“情系高原”“廉洁清正”“深切怀念”“光耀神州”而这六个部分也应照着孔繁森同志一生的辉煌事迹。
一腔热血,首踏藏疆倾挚爱;两度请缨,再临雪域献丹心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队员率先来到了孔繁森同志的纪念厅,纪念厅是整个纪念馆的核心区域之一,一尊高大的孔繁森同志汉白玉半身塑像安放在中央,塑像栩栩如生,将孔繁森坚定的眼神、和蔼的面容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塑像背后,红色屏风上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格外醒目,这不仅是对孔繁森个人的高度赞誉,更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号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弘扬孔繁森精神。

一腔热血,首踏藏疆倾挚爱;两度请缨,再临雪域献丹心 。
       继续探寻孔繁森同志的一生,实践队员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了孔繁森同志在西藏工作相关场景画作,在工作人员的实践队员了解到在孔繁森同志第二次进藏时遇到了50年罕见的暴风雪,当时牧民缺衣少穿,挨饿受冻,牲畜大量死亡,他带着这工作人员连续奋战四十多个小时之后,体力不支,感受到了死神的降临,于是他强撑着身体,颤巍巍的拿出纸和笔给他的秘书写下了遗书。面对 50 年罕见的暴风雪,长时间奋战后体力不支仍未放弃,彰显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实践队员从中学习到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要保持顽强的意志,不轻易被困难打倒,凭借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去克服困难。

星陨边陲,魂归故里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了纪念馆的第五部分“深切怀念”,孔繁森同志为了西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政党孔繁森同志带领阿里人民为实现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之际然而天妒英才,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一次因公殉职中,带着建设阿里未竟的宏愿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深切怀念”部分展示了社会各界对他的沉痛悼念。巍巍雪山可鉴,滔滔黄河作证,他留下光辉业绩,让山河垂泪,天地动情。

       孔繁森纪念馆是一座生动的精神课堂。在这里,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情怀。孔繁森的事迹让实践队员们明白,青年一代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新时代,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孔繁森当年有很大不同,但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为民情怀,依然是我们前行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我们青年更应从孔繁森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作者:林春义    来源:林春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社区多元服务网,编织温暖关怀情
  • 社区多元服务网,编织温暖关怀情
  • (通讯员:丛梦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社区服务既体现发展质量,又展现人文情怀。为了充分了解多元社区服务的发展状况,
  • 01-21
  • 在关爱老人实践中书写防诈与数字答卷
  •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 红色,是中国的一种象征,它代表着勇气、坚韧和不屈。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红色基因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
  • 01-2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