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发布时间:2025-01-22 阅读:
赶大集文化拥有悠久历史,春节将至,为深入探索赶集活动背后的民族文化现象, 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曲阜师范大学“墨香传古韵,文化绕新辉”实践队于2025年1月在山东省莘县五胜村集市,开展采访实践活动。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亲身体会传统集市的魅力,感受“接地气”的乡村文化习俗,知晓体悟不同于城市精英文化的农业文明习俗,传承独特的经济文化交流方式。
源远流长,集市千载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赶集这一活动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从以物易物到货币交易赶集一直是人们进行交易的主要途径。赶集这种交易形式与社会经济模式有关,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同速,赶集活动有所差别。时至今日,北方赶集活动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实践小组所在的山东更是集市众多。现代化城市的兴起使商场商业街等更受城市人们的喜爱,赶集活动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山东的赶集活动还是非常受人欢迎,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人们,共筑热闹非凡的集市。
农业大省山东以农业为生的村庄星罗棋布,几个相邻的村庄之间以农历为准,在特定的日子在特定的村庄组织集市,商贩们约定俗成在同一天共同前往同一地点贩卖商品,这些商贩有些是专业的赶集者,以此为生所以每场集都不会落下,有些是将家中地里作物富裕的拿来卖,赚个零花钱的。王大爷表示自己闲来无事侍弄的菜地大丰收,吃不完就拿来集市上卖,还能获几个钱买年货。张叔叔告诉我们他和他的妻子以赶集卖货为生,不仅省下了租店铺的租金而且过上了小康生活,养老育小都不成问题。看着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实践队员们也感到高兴。
这样的交易方式下,定价比较自由,商品比较便宜且砍价空间比较大,人们获得的商品多是物美价廉。在砍价经验比较丰富的实践队员的带领下,曲阜师范大学“墨香传古韵,文化绕新辉”的实践队中来自南方省份与城市队员体验了传统农村大集的“砍价”文化。
人间百货,烟火百味
集市上货物丰富,并且早在多年的潜移默化下不同种类的货物有是分区的,零食百货,水果蔬菜,衣物鞋子,剃头刮脸都有自己独特的分区,衣食住行面面俱到。
商贩陈叔叔说:“新年将至,糖块花生瓜子这样的年货比较受欢迎,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我就去拉一车品质最好的货来,希望大家都能过个好年。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万事顺遂。”看着他溢满笑容的脸,听着他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实践队员们会心一笑。
实践队员们穿梭在人群中,融入了这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中国特有的电动车,三轮车是赶集的主力军,路窄人多难免磕碰,实践队的三轮车就在拥堵路段差点撞车,在一指只差千钧一发之际,我们的三轮车安全通过。这惊险的一幕被后边的一位大爷看到了,他称赞“好车技!”实践队听到称赞后心里暖暖的。狭窄的车道上不仅车与车之间没有距离,人们的心与心之间也没有距离。
传统美味,香抚心脾
地方集市上都有当地独特的美味小吃,实践队来到的莘县集市的特色小吃有吊炉烧饼,油炸荷包,油炸汉堡等等。
做烧饼的大爷表示,这种烧饼已经快没有人做了,自己还在做,只是希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吃到传统的山东烧饼。实践队员表示只有当地才有这种烧饼,外地求学工作的人们都十分想念这一口烧饼。
这刚考好的烧饼扑面而来的浓浓麦香,一入口是焦脆的香甜外壳,细细嚼来是香料与油酥混合的咸香。一口接一口让人听不下来。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游子也归了乡,集市也更热闹了起来。实践队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探寻赶集活动背后的文化心理。人间烟火浓,红尘俗世感情真。时代变化万千,但传统是根,赶集的传统活动仍在熠熠生辉,我们“墨香传古韵,文化绕新辉”实践队要探寻的民俗文化也在当今中国大方异彩。
作者:周敏 来源:周敏
社会实践推荐
- 暖心传递,为城市美容师送上清甜水果
- 2025年1月17日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实践团队“安徽工业大学国旗护卫队”组员前往安徽省滁州市街道,开展为环卫工人送水果的公益活动。
-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