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遇鲤”实践队于2025年1月13日前往泉州市展开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海丝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与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与泉州海丝文化有着深厚渊源。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批示支持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筹建古代船舶发展史陈列馆,次年到现场考察表示大力支持。2001-2002年,他推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遗工作,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
为追寻领袖足迹,践行海丝新篇,1月13日中午实践队员们来到泉州,先后对天后宫、泉州博物馆和闽台缘博物馆进行实地走访、参观调研,探寻这座城市在古代海上贸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对中国与世界交流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天后宫,实践队员们感受妈祖信仰的力量。这座始建于宋庆元二年的庙宇,是祭祀妈祖圣地与泉州海外贸易繁盛见证,也承载着泉州人民对海洋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天后宫前合影
在泉州博物馆,队员们在讲解员引导下,透过丰富馆藏文物,了解泉州从古至今发展脉络。讲解员生动讲述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及不同时期与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这些文物不仅见证历史,更是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泉州的繁荣对泉州市和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泉州市而言,它奠定了城市的文化根基,使其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并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气质。对国家而言,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实力和文化魅力,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图为泉州古城图

图为实践队参观博物馆
图为实践队在泉州博物馆与讲解员的合影
闽台缘博物馆与海丝文化紧密关联,展示闽台海丝贸易渊源,见证交流,传承海丝精神。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提升了福建特色文化在海丝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图为实践队在闽台缘博物馆前的合影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开放发展指明方向。泉州作为海丝起点,底蕴深厚。借助海丝文化,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双循环;泉州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同时,在城市治理中借鉴其理念,传承文脉、促进和谐,续写21世纪海丝新篇章。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刻领略了海丝文化的辉煌与内涵,坚定了弘扬海丝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信念。未来,新时代大学生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新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更加积极地传承弘扬海丝文化;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将提升泉州的国际影响力,助力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双提升。泉州还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推动海丝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指导老师|戴中武
文字来源|王陈越 卢锟
图片来源|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遇鲤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