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秘南博少数民族织物 江苏海大以数字赋能传承

发布时间:2025-02-23     阅读:

  近日,江苏海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调研团队赶赴南京博物院,就少数民族织物相关课题展开深度调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织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

  抵达南京博物院后,团队迅速投身到少数民族织物纹样素材的搜集工作中。博物院丰富的馆藏资源,涵盖了苗族、土家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织物,这些织物纹样风格各异,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古朴典雅,从图腾崇拜到生活场景,都以独特的纹样形式展现出来,为后续研究与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大量一手素材。

  为了获取大众对于珍贵少数民族布料保存及数字化保护的看法,团队在博物院的展厅中随机采访游客。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受访者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强调传统手工保存技艺传承的重要性,有的则对利用 3D 扫描、高清图像采集等数字技术实现永久保存的方式充满期待,这些观点为调研团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视角与创新思路。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深入了解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民族服饰特征。苗族服饰的精美银饰搭配绚丽绣工,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土家族的西兰卡普织锦,图案丰富,寓意深刻,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壮族服饰则以其简洁大方的款式和独特的印染工艺,体现了壮乡人民的质朴与智慧。团队成员全神贯注聆听讲解,认真记录服饰的材质、工艺、图案寓意等关键信息,力求全面掌握少数民族织物文化精髓。

  此次调研成果显著,团队成员不仅拓宽了对少数民族织物文化的认知边界,还为数字化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素材与宝贵经验。未来,调研团队将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织物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式长久留存,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何明浩 谢欣荣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音乐与舞蹈学院开展““音舞青春 乐龄相伴”寒假“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 探秘南博少数民族织物 江苏海大以数字赋能传承
  • 沂火探兴,心旷神’遗’”社会实践团寻梦钟吾故里,共探新沂风华
  • “锋光电刃”调研团成功完成寒假调研任务
  • “锋光电刃”调研团:走进威米数控科技,探寻智能制造新突破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