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设立“离婚冷静期”制度以来,这一政策对城市适婚人群的婚姻观念与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离婚冷静期制度要求夫妻在提交离婚申请后需经过30天的“冷静期”,期满后双方需共同确认才能完成离婚登记。对此,为深入了解国家政策的实施成效以及现存的问题,调查在政策实施以来,城市适婚人群在该政策的影响下对于婚姻态度的变化以及婚姻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为政策的完善提供现实依据,丰富团队成员社会调研经历,成立静析婚影队于2025年1月11日至2025年1月17日在南宁、桂林、梧州、玉林、重庆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

在实践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在自己家乡当地的政府和民政局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认真了解离婚冷静期政策的解读,获得了最新的婚姻数据,探讨了在政策实施前后适婚人群婚姻态度的变化,他们表示在政策出台以来“闪婚闪离”的现象相对有所减少。随后团队成员还走访了当地的婚姻介绍所等相关单位,重点了解目前婚姻市场的状况,使得调研数据更加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团队成员还集中于各地的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点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城市适婚人群对于该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该政策对他们婚姻态度变化和婚姻决定因素的影响,团队成员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倾听当事人的观点和看法,记录下受访群众对于离婚冷静期政策的重点关注内容。


通过为期一周的调研,团队成员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数据,离婚冷静期政策的实行是从“浪漫主义”到“现实考量”的转变,深刻改变了城市适婚人群对于婚姻的认知,婚姻的契约意识增强,离婚决策更加趋向理性化。同时构建“韧性婚姻”需要政策结合配套措施综合评估,未来政策需兼顾法律刚性与人本温度,既保护家庭稳定,也尊重个体选择的尊严。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与社会支持构建更具韧性的婚姻生态,将成为全社会持续关注的命题。
文/杨冰冰 摄/广西师范大学静析婚影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