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夕阳红”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在马鞍山市善德老年公寓开展全天助老服务。团队成员依据后勤组、社工部、护理部及失智专区职能分工,分时段为老人提供档案管理、活动支持、生活陪伴及认知训练等具体服务。
后勤组:保障信息秩序与活动支持
上午: 后勤组成员首先进行档案标签的更换工作,确保标识准确清晰。随后,成员们参与到公寓组织的泥塑手工活动中,陪伴老人共同创作。活动结束后,负责将参与活动的老人安全护送返回楼上房间。
下午:工作重心回归档案室,成员们对档案资料进行系统规整,并继续更换部分档案标签,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社工部:协调活动与提供技术支持
上午:社工部成员主要负责活动协调,将需要轮椅的老人推送至泥塑手工活动区域。
下午:成员们提供多元化支持:部分成员前往办公室协助制作演示文稿(PPT);部分成员采访公寓医护人员,整理访谈记录并打印相关文件;另有成员负责操作设备,将电脑内容投屏至大屏幕,保障集体观看效果。此外,社工部成员继续协助推送老人参与下午的手工活动。

护理部:专注陪伴与生活协助
上午: 护理部成员陪伴老人参与集体泥塑手工活动。
下午:成员们主要在六楼区域开展服务:与老人进行交流聊天;陪伴并协助老人进行扭扭棒手工制作;在活动或休息时段结束后,负责将老人安全推送回楼上。

失智专区:认知激活与个性化互动
上午:专区志愿者护送本区域老人下楼,参与公寓组织的集体泥塑活动。
下午:志愿者转向认知功能维护活动。他们制作了简易的英语学习卡片(含基础单词和图画)。针对曾接受过基础教育的秦奶奶(化名),志愿者利用卡片引导其复习简单的英语单词。随后,志愿者与秦奶奶一起重温了数字的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

实践聚焦服务细节与效能
实践团成员张华(化名,后勤组)谈及档案工作时表示:“标签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直接影响日常查阅效率,需要逐项核对。”负责投屏操作的社工部成员李娜(化名)指出:“技术保障的关键在于提前测试设备和环境,确保投影稳定、音量适中,不影响老人观看体验。”失智专区志愿者王磊(化名)在个性化教学后反馈:“与秦奶奶的互动需根据其反应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内容,重点在于维持思维活跃度和互动过程的顺畅。”
本次实践活动为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养老机构日常运作与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平台。团队成员通过执行不同岗位的具体任务,锻炼了事务处理、沟通协作及针对性服务老年人的实践能力。(通讯员:程宋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