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村发展之道的安吉方案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关注与好奇,马不停蹄,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丽生老师带领大学生走进了安吉的余村、大竹园、溪南村和潴口溪等乡村,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的实践探索,思考在新时代下乡村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共富之路。
余村:两山理念下的绿色蝶变
余村,这座位于安吉县天荒坪镇的小村庄,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两山”理念诞生地。一踏入余村,青山绿水便撞入眼帘,这里秀竹连绵,植被覆盖率高达96%,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谁能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还是全县环境问题严重的工业村,挖矿山、办水泥厂虽然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却也让曾经的绿水青山满目疮痍,河流被污染,青山不再翠绿,余村成为一幅单调的黑白画。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余村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余村壮士断腕,淘汰重污染企业,开启了漫长而坚定的生态修复与转型之路。村里加大矿山治理修复力度,关停矿山企业,全面开展涉矿行业专项整治提升,还青山葱葱、绿水悠悠。同时,余村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对集体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经营,重点实施了“两山”展示馆群、矿山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谈及余村的发展,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以前开矿,虽然挣钱不少,但是环境越来越差,后来村里关停矿山,大多数村民都没了经济来源。没想到,现在靠着乡村旅游,开农家乐、民宿,收入比以前多多了,环境也好了,每天看着这绿水青山,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如今的余村,农家乐经营业主有38家,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00多万元,村民收入呈多元化结构,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真正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转变,成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还荣获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称号。
大竹园:稻田蔬香中的悠然人居
离开余村,我们来到了灵峰街道的大竹园村。大竹园村距县城10公里,村域面积8.7平方公里,这里有着大片的稻田和竹林,“稻田蔬香、悠然人居”是它最生动的写照。走进大竹园村,仿佛走进了一个新中式的建筑艺术村落,全村62栋新中式住宅却有11种款式,将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村里的基础设施十分完善,新建的村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老年活动室、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稻田咖啡馆”、特色民宿等一应俱全,旅游业产业链完善,吸引不少游客来此打卡游玩。
据村干部介绍,大竹园村原名中筦庄,解放后因大片竹林而更名。近年来,大竹园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度假区整体布局,找准自身定位,坚持特色主题,着力优化人居环境和景观绿化建设。村里依托“蔬香大地”农业项目,不断拓宽村庄经营新路径,目前已形成以灵峰寺、蔬香大地、外婆家土灶等休闲项目为主导,以水稻、早园竹、蔬菜、蓝莓种植为基础,以竹制品加工为辅的发展格局。村里还积极开展庭院比赛,激发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溪南村:山水田园间的多彩体验
在大竹园村感受了悠然的田园生活后,我们前往溪南村。溪南村有着一片广阔的千亩农田,与安吉常见的山水风光不同,这里展现出的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美好。千亩农田不仅孕育着水稻,还藏着许多惊喜。在万亩良田中体验滑翔,是一种独特的感受,从高空俯瞰,一望无际的田野、绵延的群山和蓝天绿水尽收眼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辽阔。
在溪南村,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特色项目“自由集”。听着悠扬的音乐,溪边低头吃草的白马,草地上错落有致的营地,湍急的溪水伴随着刺激的南溪漂流……所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景,洗去人们身上的“班味”。炎炎夏日,乘坐皮筏艇顺流而下,与浪花共舞,感受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一天的疲惫都被一扫而空。漂流结束后,走进溪边的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抬头是竹林山色的生机盎然,低头是咖啡的细腻醇厚,在这里,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让人尽情享受这与世隔绝的宁静。除了这些,溪南村还有大片的莲花池,夏日里,朵朵莲花盛开,晚风吹过,碧色的涟漪中,莲花摇曳生姿,美不胜收,正所谓“一叶一浮萍,一梦一睡莲”,不仅是美景,更蕴含着“莲廉”的文化寓意。
潴口溪:激情漂流里的山水欢歌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孝丰镇的潴口溪村。参加了“五谷丰登”座谈会,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借助农技专家、运维团队和财政部门的力量,构建“生态农业+科普研学+乡村休闲”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村集体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的规划与整治,成功把曾经脏乱差的养猪厂变成清雅的睡莲博览园,并延伸出睡莲产业。同时还依托绕村小溪打造了充满自然、休闲气息的野趣园、网红打卡点,开发出滑翔伞、漂流等丰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放松游玩,也带动了整个村庄的经济增长,将“生态美”演变成“生态与经济共美”。
此次在安吉余村、大竹园、溪南村和潴口溪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看到了乡村在政策引领下的巨大变迁,感受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应该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用我们的知识和力量,为乡村的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像余村、大竹园、溪南村、潴口溪这样的乡村,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